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印度海军深陷“拖延症”


■李 赐

多年来,印度一直试图努力发展和壮大海军力量,但结果不遂人愿。印度媒体日前以潜艇项目为例分析称,印度海军的规模和实力长期裹足不前,都是“拖延症”在作怪。

14年,“鲉鱼”项目完成不足一半

“印度防务新闻”网站称,印度2005年与法国签订合同,约定将在印度建造6艘鲉鱼级常规动力潜艇。合同签订后,该项目瞬间没了音信,直到2017年,首艇“卡尔瓦里”号才从印度马扎冈造船厂出坞,被早就翘首以盼的印度海军纳入编制序列。今年9月,2号艇“坎德尔”号终于完工服役。此时,3号艇“卡兰杰”号才刚在造船厂下水,至少需两年才能顺利服役。

鲉鱼级潜艇建造迟缓,并非印度海军“拖延症”的唯一表现,基洛级潜艇的升级进度也令人惊讶。《印度商业时报》称,为响应“印度制造”政策,印度斯坦造船公司决定自行对1艘购自俄罗斯的基洛级潜艇进行升级,但这一过程竟耗费9年,比建造1艘新潜艇的时间还长。

如果说潜艇建造或升级需要精细和专业的技术,无法保证进度情有可原,那么,建造干船坞也一再拖延,就更没有什么辩解的理由了。报道称,印度海军曾计划在孟买海军船厂建造一座大型干船坞,这座船坞虽被冠以“先进”之名,但主体是延伸入海,约300米长、1.5米厚的强化水泥墙壁,建造工艺并不复杂。然而,建造者硬生生耗费10多年才完成项目。

不是不想快,是真的办不到

“印度防务新闻”网站辩解称,拖延并非印度海军或造船厂、研究所的本意,实在是因为印度的船舶制造技术和水平尚不足支撑以理想速度建造先进舰船。

文章称,印度工业基础薄弱,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并掌握复杂的制造技术。况且,海军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保障。据称,印度国防预算中的很大部分流向陆军和空军,海军只能分得很少一部分,“海军项目普遍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所以不受急于看到政绩的政客们待见”。

眼高手低的“自大症”,也影响着印度海军的发展。比如,承担潜艇AIP系统本土化研发的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就一向过于自信,预计将影响鲉鱼级项目最后两艘潜艇的建造,“我们需要自信,但更需要在实力不足时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技术”。

犹豫不决,让印度海军吃尽苦头

“拖延症”后果很严重,最直接的就是造成印度海军潜艇数量严重不足。尽管“坎德尔”号服役时被吹嘘为“世界上隐身能力最强且最致命”的常规潜艇之一,但由于新潜艇制造和采购计划推进缓慢,印度水下力量将陷入无艇可用的恶劣处境。

印度“技术管窥”网站建议,要改变现状,首先应从改善海军装备采购程序着手,“犹豫不决让海军吃尽苦头,比如在采购鲉鱼级潜艇配套武器时,印度海军就一直在几家德国公司之间周旋,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浪费了不少时间”。

此外,在建立正确的决策程序、简化采购流程后,还需对印度面临的安全威胁做出正确评估,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预算资金采购所需装备,避免追求华而不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