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的故乡在汤河


■杨西河

岁月能改变山河,但改变不了我对故乡的恒久热恋。时光能冲淡记忆,却冲淡不了我心中那抹永远的乡愁。

弹指一瞬,从军已26载。20多年来,身在军旅的游子,最怀念的还是那份乡情,最难变的还是那口乡音,最关注的还是那个乡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还是那个叫故乡的地方——汤河。

故乡汤河,位于河南省卢氏县西南部的伏牛山腹地,距县城近50公里,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涵养区、天然森林保护区、国家扶贫开发和省级生态重点乡镇。贯穿乡间的老灌河畔有一座闻名遐迩的温泉,名曰“汤池”。汤池与灌河共同孕育并承载了那里独特厚重的文化底蕴,故取名汤河乡。

我时常情不自禁凝神静思,在眺望远方中任思绪无限拉长,越过一道道沟坎、蹚过一条条小河、翻过一座座山坡,在触摸那片碧绿、品咂故乡味道中,尽情追溯梳理镌刻在记忆中、浸透在血液里的那些点点滴滴、零零碎碎。

汤河不大,总面积只有152平方公里,14个行政村、111个居民组分布在大小96条山沟之中,属典型的深山区乡。记忆深处,故乡是那么偏僻闭塞、贫瘠落后。

我所在的高沟口村,原是省级深度贫困村,民风淳厚质朴,森林覆盖率高,土地资源稀缺。从村上到乡里只有两公里,开车油门一踩仅需3分钟,殊不知,就这么一点儿距离,当年因为路不通、道难走、行不便,乡亲们到街上买卖东西都是肩挑背扛,沿着一条坑洼不平、不足一米宽的羊肠小道艰难跋涉,近点儿的来回要大半晌,稍远点儿的要整整一天。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无工无商,农业种植,靠天吃饭,乡亲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农闲时上山拾橡壳、捋连翘、刨药材、拽薄荷、卖柴火……冬天缺棉衣,雪天没袜穿,鞋头漏个洞,衣服打补丁,全村上下温饱不济,生活异常艰辛。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县里相关政策支持下,汤河乡党委、政府发动群众用汗水和智慧在季家庄修建了一座小型发电站。尽管电线拉进了千家万户,但供电总是时断时续甚不正常。那时,乡里仍有近百户和我们一样居住在大山上的人家,由于条件不便没能接上线通上电,用的还是飞蛾一扑闪就灭的煤油灯。直到1999年我家才用上电,听父亲说,当时买电线的钱还是靠几家邻居按人口公摊拼凑的。

从乡里通往县城唯一的公路1976年才修通,过了西安岭隧道进入白草墁,一路全是大下坡、40°急转弯,车绕着盘山路往下开,尖厉的刹车声十分刺耳。从车窗探出头瞟一眼谷底,胆战心惊。更苦不堪言的是,当年这条路是土路,晴天行车一刮风,灰尘漫天扬,落的满车厢,乡亲们形象地说,去趟县城回来跟从面粉厂下班一样。

小时候,能去一趟县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山里孩子最大的愿望。我第一次去卢氏县城,是1992年6月,学校统一组织参加中考。百里路程,班车整整开了4个多小时,尽管没座位站立着颠簸了一路,我却没有感到一点儿累,风尘中流出一首欢乐的歌。

从大山走来,在军营追梦。现在回想,正是那贫穷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用奋斗创造幸福的意义。时光飞逝,旧貌新颜。近几年,回老家的次数逐渐频繁,最深的感受就是,故乡的变化翻天覆地。

去年国庆期间,我和退役军人出身的乡党委书记周靖锋以及乡长王红留等乡领导在老家小聚,聊起汤河的发展蓝图,两位父母官兴致勃勃地打开了话匣子:“春茶喝皇菊、夏游大水库、秋果猕猴桃、冬泉洗裸浴”是发展乡村振兴的主基调,招商引资8000万元聚力打造“龙门山庄”“星期八休闲鱼庄”“裸浴温泉度假村”“菊花小镇”观光景点,探索“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创新发展理念……

近年来,乡里投入资金对高沟口村竹林会、文化大院、千亩猕猴桃园、皇菊采摘基地、食用菌大棚等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对义节沟村厕所革命、广场舞台进行升级改造,十里蛮营“吃、住、玩、乐、赏”民宿旅游渐入佳境;新坪村建起的新型皇菊烘烤车间堪称全乡龙头;7个村级光伏电站惠及贫困户186家;度假农庄、田园客厅、农耕采摘园等一批惠民综合发展产业在汤河雨后春笋般兴起。

沐浴祖国春风,奔涌发展春潮。高沟口、义节沟、杨家庄……很难想象,这些如今现代农业发展迅猛的乡村曾经都是省级深度贫困村。这几年,年年换新,群众直呼变化大,人们幸福指数芝麻开花节节高。

“因路而兴,让革命老区的百姓走在新时代幸福康庄大道上。”县人大副主任兼工会主席王贵生,和我既是老乡,又一前一后在同一支英雄部队当兵,是多年知交。他介绍,“十三五”以来,卢氏县全面升级改造农村公路,形成了汤河、熊耳山、九龙洞、冠云山、大峡谷“黄金旅游大环线”,为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构建了交通大格局。汤河通往县城的路今非昔比,三条国道、一条高速公路纵横驰骋、四通八达。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汤河之变,亘古未有。现在,行走在汤河的乡间村落,映入眼帘的是连绵不绝的生态绿色,俨然一幅宜居靓美的现代新农村画卷。一栋栋漂亮的异地搬迁房错落有序地分布在道路一侧,老人、小孩在楼下的广场上惬意地休闲健身、嬉戏玩耍。乡村公路笔直、宽敞、干净,晚上出门还有路灯,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小汽车还能直接开到院子里。

“老战友,准备啥时候回来?赶紧回来看看,你老家变化可大了!”原乡党委副书记、现任乡人大主席的李万辉和我是同年入伍的战友,4年前从外乡调来。他退伍不褪色,像打仗一样扑下身子抓扶贫攻坚,走遍了全乡每个村落。谈起我老家的变化,他深有感触地说:“汤河颜值高了,集体富裕了,干群关系融洽了,群众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

“汤河乡的变化,是县委、县政府沐浴改革开放春风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一个缩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扶贫办主任郭军文,谈起卢氏县这几年的发展变化,体悟颇深。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在乡亲们愉悦的交谈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共产党给咱带来了好日子,新中国让咱乡发生了喜人变化。

今年五一回老家,居然看到只有在城市街头才能看到的广场舞。那些本来带孩子洗衣做饭的媳妇姑娘们,如今也扭起了欢快的歌舞。

花儿盛开在山坡上,幸福洋溢在笑脸上。目睹这一幕,我不由在想,难道这不是乡亲们在以别样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抒发对新时代的无限热爱!

远山青黛,碧水清澈。站在故乡高高的山梁上放眼眺望,山川、河流、村庄、公路在阳光下相映生辉,一派繁荣。我不禁思绪飞扬,感慨万千:汤河,我为您点赞!故乡,我为您喝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