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棵父子树,三代话传承


■韩天阳 李玲玲 张 宁

金秋十月,驻辽西龙泉哨所迎来一对特殊的客人——退役老兵安辉和10岁的儿子安仓岐,在哨所官兵的陪同下来到一棵柳树前,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教育课。

“当年安辉的父亲安玉春在哨所种下的小柳树,如今已经生长为两人环抱的大树,被官兵亲切称为父子树。它见证了父子两代人在不同年代扎根山沟、献身国防的故事。”现任哨长凌晨峰说。

1978年哨所建成后,安玉春成为首任哨长。哨所一年四季风沙不断,弱不禁风的小柳树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几次“起死回生”,在大家悉心照料下,一天天地茁壮成长。小柳树的变化,也激励着哨所官兵扎根山沟、献身国防。在安玉春的带领下,哨所官兵多次出色完成大项任务,哨所年年被评为先进,安玉春也多次立功受奖。

10多年后,当年的小柳树已长成大树,而安玉春也到了离开部队的那一天。回到家乡的安玉春在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同时,逢人便讲哨所小柳树的故事,激励了10多名青年参军入伍。

从小受父亲军人情怀的熏陶,1998年,安辉参军入伍。巧合的是,他也被分到父亲当年所在部队。新兵下连后,安辉主动申请到父亲曾经执勤的哨所,接过父亲的钢枪,继续与柳树为伴。

“最好的传承,就是成为更棒的你。” 2005年,安辉受命参加某重大演习,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出色完成演习任务。刚刚走下演习场的安辉给家里打电话报喜时,却得知父亲安玉春几天前因病去世的噩耗。怕影响他演习,安玉春临终前叮嘱家人不要告诉儿子。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成了安辉一辈子也无法弥补的遗憾。当安辉将一枚金灿灿的三等功奖章放到父亲的墓前时,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退役后的安辉,接过父亲留下来的接力棒,自愿加入当地红色历史宣讲团,定期进社区、进学校为大家宣讲红色故事,还鼓励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

“爸爸,我也想来这儿当兵!”站在柳树前,安仓岐忽然明白,父亲那句“扎根山沟、献身国防”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军人无声的命令……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