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推动人工智能军备竞赛——

美一面表示“担忧”一面暗暗冲刺


■杨 淳

可携带额外补给和武器的美军运输机器人
美军士兵通过“增强现实”系统与虚拟队友进行交互

美国军方和学者近日一方面哀叹即将“输掉”人工智能军备竞赛,一方面加速制定人工智能战争“标准”、加紧提升人工智能作战水平。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此地无银”的做法,可能将对全球军事安全格局产生不利影响。

军方和学者齐发声

今年以来,美军在《2018国防部人工智能战略概要》和多份外国军力评估报告中宣称,一些潜在对手在人工智能武器发展领域大有赶超美国之势,其对军用人工智能系统的投资可能已超过美国,并针对美国技术弱点开展项目研发,未来“一大群人工智能强化武装无人机,可能会定位并袭击美国控制和发射核武器所依赖的安全计算机系统”等。

美国媒体近期也默契地“自我唱衰”。美国军事学者詹姆斯·约翰逊刊文称,美国的潜在对手在人工智能系统研发领域取得巨大进展,相关动向令美军领导者“感到担忧”。

约翰逊指出,美国当前在人工智能军备竞赛中“落后”的主因是“五角大楼的官僚作风”,虽然已发布不少战略报告,但在具体落实时鲜有大手笔投入, “梅文计划”和“人工智能下一次运动”等项目获得的经费很少,“美国很快将丧失在人工智能研发和使用方面的优势”。

美国陆军退役中将查尔斯·克利夫兰最近也发表《人工智能与非常规战争:演变而非革命》一文称,在未来非常规战争中,潜在对手和非国家行为体将更多运用人工智能武器,使美军的军事行动更加“透明化”、军事防范目标更趋“复杂化”,从而令美军丧失作战优势、蒙受巨大损失。

挖空心思“塑造”战争

在哀叹即将“输掉”人工智能军备竞赛的同时,美军近期还挖空心思“塑造”未来人工智能战争格局。

一方面,制定人工智能战争“伦理原则”。美国防创新委员会日前发布《人工智能原则:国防部人工智能应用伦理的若干建议》报告,为国防部未来如何在战斗和非战斗场景中设计、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提供建议。该报告已酝酿数年,2018年7月发布初稿,先后吸纳上百位专业人士的意见。报告虽名为“建议”,但更像“指令”,明确了人工智能军事技术研发的五大原则和12条建议。

这五大原则分别为“负责”“公平”“可追踪”“可靠”和“可控”。其中,“公平”是指美军在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装备时要避免出现意外的偏差,“可控”是指美军希望为人工智能技术加上“保险”(即“自动或手动”停机开关)。12条建议包括通过美国防部官方渠道将上述原则正式化、建立国防部下属的人工智能指导委员会、确保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的正确执行和召开相关年度会议等。

美《国家利益》杂志网站称,报告中的“原则”和“建议”,并没有禁止美军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致命性武器研发或限制人工智能化武器的攻击目标,实际是为美军人工智能武器研发和部署提供合法依据,力图“让美国社会接纳一个人工智能化的美军”。

另一方面,加快人工智能化武器发展步伐。美空军近期发布《2019年人工智能战略报告》,提出将通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使美空军更好履行五大使命任务,确保美军空中和太空优势,实现全球打击,全球快速机动,情报和侦察以及指挥控制。

无独有偶。美海军近日也发布《美国海军人工智能框架报告》,强调在大国战略竞争时代,只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美海军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战略性胜利”。此外,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发布《恢复美国的军事竞争力》报告,提出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一个由先进传感器、前线作战人员和决策者组成的网络,“让敌人惊慌失措”。

“此地无银”值得警惕

从2014年在第三次“抵消战略”中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到2017年成立“算法战跨职能小组”,再到今年发布《维护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领导地位》行政命令和《2018国防部人工智能战略概要》报告,美国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武器化方面一直强调“快人一招”。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军事竞赛的“始作俑者”,美国表面上炒作即将“输掉”竞赛的同时,暗地里又在全力“冲刺”,相关行径可谓是“此地无银”。

展望未来,美国仍将以“大国战略竞争”和“别国军事威胁”等为由,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军事化。目前,美国防部和美军各军种已构建起相对完备的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战略,相关武器的研发工作也在快速推进。下一步,美军可能会把反恐战场作为人工智能武器的试验场,将亚太和欧洲作为优先部署地,不断提升实战能力和作战优势。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军事化的做法值得警惕。此前,出于对人工智能军事化可能带来危害的担忧,美国谷歌4600余名员工曾联名敦促该公司停止参与军方的“梅文计划”。预计未来美军人工智能武器化的相关举措一方面可能造成伦理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全球军备竞赛更趋白热化,对全球军事安全格局产生不利影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