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应对考核拒绝“精心设计”


■向 勇 于 洋

前不久,新疆军区某旅组织的年度军事训练考核让人耳目一新:到野外驻训没几天,考核组便不打招呼进驻,官兵未经准备直接从演训状态切换到“打仗”状态。突如其来的考核,让不少官兵“栽了跟头”,但也让他们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今天的考核就是明天实战的预演,战场上敌人不会让你做好准备再开战。

和平年代,军事训练考核既是检验训练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部队发现和补齐能力短板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的考核不是用来检验真实的训练水平,而是把心思放在如何做好万全的准备上,既不考虑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也不做好“最坏的打算”,上了战场有可能会为此付出血的代价。

“实战需要什么就练什么;战场如何打,平时就怎么考。”然而,少数单位在迎考时,为了取得好成绩,仍然热衷于“精心设计”,每次考核用哪些人、考哪些课目都绞尽脑汁地“安排妥当”,却忽视了是否经得起战场检验这一问题。

应对考核进行“精心设计”,说到底是背离实战的做法。考核的目的是摸清官兵的真实训练底数,以便查漏补缺迎头赶上。无论成绩如何,我们都应该冷静地问问自己:这样的成绩能不能上战场,上了战场能打赢吗?

一场全无准备的考核看似严格残酷,却是着眼未来战场,践行实战化训练的必然要求。如果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一线平推,那么受考官兵随时准备战斗的弦就绷不紧,考核就会在低层次徘徊,难以真正实现以考促训、以考促战。

上级在考核中多来几次不作预先通知、不留准备时间、不搞考核预演的考核,才能确保什么能力考出什么水平,逼着大家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就训什么,为真正走向战场做足准备,而参考单位也会主动克服“等上级、来得及、不着急”的思想。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应对考核不能“精心设计”,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精力用在真训实练上,绷紧时刻准备战斗的弦,才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敢打必胜,推动备战打仗水平不断提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