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山东省乳山市退役军人郭正芝17年无偿献血15200毫升

“这是子弟兵应有的情怀”


■张  杰  本报特约记者  管水锁

山东省乳山市退役军人郭正芝从2002年至今,累计献血38次,献血量达到15200毫升,相当于3名成年男子的血液总量。此外,他还分4次捐献5个单位的血小板。

12月10日,记者在山东省乳山市电业局见到郭正芝,他说:“部队的教育和培养让我认识到,爱国护家不一定要上战场,奉献爱心、帮助别人也是人民子弟兵应有的情怀。”

1985年,年满18岁的郭正芝应征入伍,两年后考上信阳陆军学院士官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某海防团二营,先后担任过有线技师、代理排长和司务长。

郭正芝说,自己坚持献血不是为了图名利,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讲起了一段经历。1985年11月,郭正芝在新兵连训练期间,一位战友由于训练摔伤需要输血,当时血库存血不足,又没有相匹配的血型,情况紧急,另一位战友与需要输血的战友血型相符,毫不犹豫地献出400毫升血。正是这场“爱的传递”,在郭正芝心里埋下了无私奉献的种子。

转业到地方后,郭正芝在一次散步时看到乳山市区设置的献血屋,回想起战友献血救人事情,他萌生了无偿献血的想法,没想到家人坚决反对。

2002年的一天,郭正芝在家看电视。电视中播放一条新闻,说的是一个男孩出了车祸,因为失血过多且没有充足的血源,导致没有抢救过来。郭正芝心里很难过,“如果社会能多一个人献血,这个男孩也许就得救了。”第二天,他背着家人踏进了献血屋。抽血过后,郭正芝感觉身体并无任何不适,对于献血伤身的顾虑自此彻底打消。从此,献血成了他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2008年6月12日,刚刚为汶川灾区献了血的郭正芝,在咨询过医护人员后,首次尝试捐献血小板。得知机采血小板只能在威海进行采集,为了让患者能尽快得到救助,他专程从乳山乘坐早班车到威海市区进行捐献。有人问他:“你到底图啥啊?”他却笑呵呵地说:“能够帮助别人就知足了。”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应该让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在郭正芝的感召下,他身边的同事、朋友纷纷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乳山市电业局还成立了“无偿献血爱心小分队”,每年都会组织员工到血站无偿献血。

“我要把军人情怀延续下去。”郭正芝说,他会继续献血,并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爱心小分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