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有一种感动叫奋斗

——陕西省军区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侧记


■王亚龙 本报记者 曹 琦

愿把他乡当故乡的交流干部、退而不休贡献余热的耄耋老干部、积极支持改革的首批现役转改文职人员……12月4日,陕西省军区“奋进新时代、岗位立新功”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在古都西安温情上演,报告会采取情景再现与实地报告、VCR呈现与PPT展示、现场观看与视频直播相结合的模式展现,情景交融,官兵数十次报以热烈掌声。

“在年终岁尾组织这样一场报告会,就是要通过表彰先进、宣扬典型,让扎根基层、冲锋在前、默默奉献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得到应有的尊崇,真正立起‘一切为打仗’的鲜明导向。”该省军区领导介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们从不同领域、不同战线、不同岗位遴选出8位先进典型,通过他们可敬可佩、可信可学的亲历故事,激发广大官兵不忘初心、担当作为的精神动力。

渭南市合阳县人武部政委郭海军是改革后第一批交流到省军区系统任职的干部。当时,从繁华城市来到千里之外的小县城,从军级机关处长平职改任人武部主官,让他一度感到失落。但他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说:“岗位虽然很平凡,但通过努力依旧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干出不平凡的事业。”

“我的名字叫军嫂,我的背后是部队,不能让人看低了看扁了,不能把军嫂的整体声誉搞没了,更不能让部队的形象受损了。”这个信念,支撑着军嫂卜南芳。13年来,她理解丈夫倾力分担,以感恩之心默默付出。2017年3月,当得知爱人要跨战区交流,从湖南益阳随军随调到长春不久,刚刚团聚马上又要面临分别的卜南芳,把委屈和辛苦深埋心底,用柔弱的肩膀承担起生活和工作的重担。

今年5月份的一次突发事故救援中,来自城固县的基干民兵李思远不顾个人安危,进入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先后两次为救援部队开路。报告会上,李思远誓言铮铮:“无论今后的道路平坦还是曲折,我将时刻不忘初心,随时准备战斗,当一名听指挥、讲奉献、敢冲锋的民兵。”

该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正处级文职人员郭银喜是大家口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7年,是郭银喜从军第28年、正团第8年、上校第6年,和他有相似经历的人要么选择转业,要么等待退休。“只要能够继续为国防事业继续奉献,不管是‘橄榄绿’还是‘孔雀蓝’,我都无怨无悔、善始善终。”面对许多人的不理解,郭银喜坚定地作出了转改文职的决定,并在负责的脱贫攻坚领域,干出了出色的业绩。

事迹报告会在广大官兵中引发热烈反响。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该省军区将以此次事迹报告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典型挖掘、培养、宣传力度,营造学有榜样、做有标尺、干有方向的浓厚氛围,汇聚起广大官兵奋进新时代、岗位立新功的前行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