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浅谈我国动员潜力调查渊源


■刘国权 廖锦标

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是指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经过动员能够转化为战争实力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资源状况,进行数据资料搜集和管理的活动。纵观人类战争史,国防动员潜力的研究与调查由来已久,并伴随战争模式的演进而不断得到拓展深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的国家之一,统计调查活动可谓源远流长。

春秋战国时期前后,开始建立较为固定的统计调查组织,并形成一些原始的统计调查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法经》,涉及统计簿书、度量衡等调查法规内容。军事家孙武提出了调查研究的统计思想,并根据调查资料对晋国六卿的兴衰进行具体分析。《孙子兵法》中有“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的精辟论述,就是通过系统分析地(所处地域)、度(土地幅员)、量(物资资源)、数(兵员多寡)、称(军事实力)、胜(战争胜负)各个要素之间的影响,进行战争的综合判断和指挥决策。

秦统一中国后,统一度量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健全的统计系统,以相对规范的形式对人口、土地等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组,基本上满足了兵员征集、税赋收缴的需要。在方法上,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统计报告制度——上计制度。到了汉代,上计制度日趋完善,分组法的应用继续扩大,特别是《九章算术》的完成,奠定了我国统计调查的数学基础。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动员潜力调查工作往往无法定期展开。比如,《木兰辞》中写到:“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说明当时在后备兵员方面确有统计调查活动。但诗中又提到“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反映出当时的统计调查漏洞很大,木兰父亲年老体衰,无法承担兵役,而花家又没有符合年龄要求的男子可以替役,对这种情况国家统计调查机构没有准确掌握,导致出现女儿代父从军这种现象。

隋朝时期,确立和强化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主管全国的综合统计。唐朝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统计调查系统,《唐律》制定了有史以来最为完善的统计调查法规,统计报告开始由专人到京师上报转为邮递的书面报告。宋代除沿袭唐代做法外,还增设总计司,负责掌管全国统计核算,并推行按军事编制的户籍制度。

明清时期的统计调查发展较大,明朝《大明律》中,关于户籍、田赋、账簿等方面的调查统计,均有明文条款规定。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最高统计机构——统计局,并颁布施行《清查户口条例》,开始引用近代西方图表法、综合指标与动态数列等统计方法。甲午战争后,近代德国社会统计学理论传入我国,统计作为一门学科逐步被确立。

由此可见,我国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源远流长,是一项与军事斗争相伴相生的古老活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军事制度不断完善,国防动员潜力调查进入科学发展、集约高效的历史新阶段,呈现出关联军地、政府主体、全民责任的全新特点和工作格局。特别是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调整的深入,国防动员工作不断进入各行各业的视线,潜力统计调查被摆上各级各部门的议事日程。相信通过军地双方的齐抓共管,我国的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一定能够随经济社会发展水涨船高,为把综合国力转化成强大的战斗力、威慑力、保障力奠定扎实基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