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兵 骨


■焦凡洪

2019年国庆盛典。9时20分,身着八路军军装的90岁老兵程茂友登上4号礼宾车。从这一刻起,就一直保持着标准的军人坐姿。当望着受阅的钢铁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他激情满怀,热泪盈眶:这挺立的是共和国的脊梁啊!11时37分,当致敬方阵的车队进入东华表时,他似乎听到那声熟悉的口令:“向——右——看!”他和老兵们一起将右手举于脑际……这是他从戎以来敬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军礼,它穿过了漫漫峥嵘岁月;这是他人生中最自豪的一个军礼,显示了一个老兵的耿耿忠心、铮铮铁骨……

1945年2月,当了4年儿童团团长的程茂友,成为冀东军区遵化六区区小队一名八路军战士,跟着区委书记兼区小队政委安洪烈当通信员。一见面,安政委对他说:“小程,当八路军骨头要硬,对党要有忠骨,打仗要有铁骨!”程茂友听了就觉得浑身热血奔涌,那骨节也仿佛在“嘎嘎”作响。

入伍不久,程茂友就参加了一场伏击战。一天夜里,区小队得到情报:第二天有几个日本鬼子骑摩托车由遵化县城到新店子镇据点去。区小队决定在路上打一场伏击。安政委进行了战前动员:“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鬼子也就是三五个人,但他们装备好,有长枪快刀还骑着‘电驴子’。我们的武器都是杂八凑,又缺少子弹,因此埋伏要好、行动要快,关键是敢打、敢拼命。我们都要把脑袋挺在脖子上,谁也不能夹到裤裆里!”

是日深夜,安政委带着程茂友等20名官兵出发了。他们选择了离新店子镇三四公里的地方设伏,在路上埋好地雷后,就在路两旁隐蔽起来。

一直等到10时多,3个日本鬼子骑着一辆三轮摩托车耀武扬威地呼啸而来。只听几声轰响,地雷就把摩托车炸翻了个儿。安政委一声令下,程茂友和战友们一阵风似地扑向公路。一个鬼子已经毙命,另两个鬼子惊魂未定地挣扎反扑,官兵们奋勇而上,很快就用刺刀和枪托把他们送回“老家”。这时敌人据点的枪声激烈地响起来,待其赶来增援时,区小队已撤得无影无踪。

这次战斗,区小队缴获步枪两支、手榴弹6枚、子弹100多发,受到上级表扬。安政委在总结战斗的胜利时说:“枪是铁打的,军人的铁骨是在枪弹里磨出来的。我们缺枪少弹就向敌人要,八路军就会借砧子打铁!”

程茂友是参加这次战斗年龄最小的战士。安政委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小程好样的,一上战场把眼睛都瞪出血来了。这叫作血换血红,命克命硬!”

这一仗使程茂友记忆最深的是,官兵们谁也没有放枪,大家都能舍得命,却舍不得每一颗珍贵的子弹……

1947年6月,程茂友被调到冀东军区通信队,9月,又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通信队当电话员。部队出关后,很快进入冬季作战。辽西的天气特别冷,而由于部队换发的棉衣是关内供应的,比较单薄,鞋帽也不全,就出现了一些官兵冻伤的现象。程茂友着一双前漏“枣”(脚趾)后漏“梨”(脚跟)的鞋,脚就冻伤了。两只脚的脚趾先发白,后麻木,再到后来趾甲脱落,一片血肉模糊。指导员常存礼对程茂友说:“送你回冀东军区养伤吧,等伤愈后再归队。”程茂友一听急了:“我不去!指导员,您不是常讲当兵的练成硬骨头要使长劲、有韧劲嘛。这马上打大仗了,我不能卸枪栓呐!”他找了块布把脚包上,继续跟部队行军,就是一天走七八十里路也绝不掉队。

部队到达巨流河地区,通信队负责为一个师指挥所架设电话线,班长考虑程茂友脚上有伤,就没安排他去,可他把线拐子一扛就和战友们出发了。在炮火中他们紧急架通了8公里线路,程茂友的脚就迈不动步了,战友们把他扶上了运送通信器材的马车。回营地途中,敌人的一发炮弹忽然扯着风向马车袭来,顿时,程茂友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他醒来时,已躺在北镇县老百姓的炕上。他想起身,但已动弹不得,腰间剧烈疼痛,很快又休克过去……常指导员来看他,待他清醒时说:“小程啊,多亏你命大,那天马车被炸碎了,你囫囵个儿被担架队抬了回来。这拣了条命就好好养着,队里决定马上送你到冀东军区去疗伤。”程茂友感到自己的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再想留下来,不能简单采取说“不”的方法,得“软磨硬泡”。他以渴求的眼神说:“指导员,谢谢组织关怀,也请首长缓一缓再做决定。我觉得只伤了皮肉,骨头没事儿,休息几天就会好的。您不是常讲在枪林弹雨中走的人挂个彩是难免的,轻伤不下火线嘛……”指导员说:“程茂友,你不愧有文化,尽拿我的话堵我。”也是为了稳定伤员情绪,指导员又对卫生员说:“那就先观察几天再说。”

因当时部队的战地医疗部门对伤员的伤病没有检查的器械设备,程茂友就把自己的伤情隐藏起来,就是再疼痛难忍也咬牙挺住,特别是有人在场的时候,绝不表现出来。他又琢磨:战场上不能留个干躺着的人,得想法做事,发挥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于是他回顾总结一些政治学习的体会和战场通信工作的经验,写成稿件投到纵队《创造报》,之后,文章就陆续在报纸上发表了。队长、指导员看了说:“这程茂友是个难得的人才,先留在队里养伤吧。”程茂友见自己这“缓兵之计”起了效果,又乘胜出击,先是躺着写稿,一个月后又架起双拐去采写队里官兵练兵打仗的事迹,通信队便在《创造报》上频频“露脸”。队长、指导员就再也不提送他去后方的事了。就这样,程茂友边养伤边工作,一直坚持了8个多月,在打锦州战役之前,他的腰伤连以前的脚伤都奇迹般地好了。

这次伤势,程茂友一瞒就是60多年。2016年,他因腰伤复发到原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经检查会诊,专家们无不被这位老兵的意志和精神所感动:当时程茂友的伤情是骨盆骨折!

“血可流,骨可断,畅通无阻的是指挥线。”这是已担任志愿军第46军通信队队长的程茂友带领官兵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叫响的口号。当时敌人武器先进、火力凶猛,我军如何在战场上保持电话线路畅通,成了通信兵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1953年夏天,程茂友所在部队担负了参加金城反击战的任务,通信队负责保障军指挥所到师指挥所的通信联络。其中架设和维护最艰难的一条电话线是军前指到133师前指的。程茂友虽然久经沙场,是战地通信的行家里手,但勘察地形后,还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条线路要经过3道炮火封锁区,在敌人炮弹成堆的倾泻之下,连鸟飞过去都难,更不用说要架设线路、保持电话畅通了。于是他召集干部和班长骨干开会,发扬军事民主。会上大家群情激昂:“我们通信兵是首长的‘千里眼’‘顺风耳’,就是要发扬打不断、炸不烂的硬骨头精神!”“我们钉在阵地上对线路随断随修,严防死守!”“就是用我们的血肉之躯连成电话线,也要把首长的命令传送出去……”程茂友听了大家发言后总结说:“我们要用硬骨头顶住敌人的钢铁,光靠勇不行,还得有谋,要在骨髓里装上智慧!我们打这场恶仗,就是要在炮火中立起永远炸不倒的血肉电线杆!不过,不能竖在地表,而是要遁入地下。我们的前身是冀东的老部队,打地道战最拿手!”大家顿时明白了,都兴奋地手舞足蹈。

程茂友立刻带领官兵投入战斗。他们一边架设线路,一边挖“防炮洞”。每隔10米左右有一个“防炮洞”,每个1米见方、1.6米深,在里面再掏个掩体。经过一昼夜苦战,线路架通了,50多个“防炮洞”也在封锁区构成了一道地下防线。

战役打响后,程茂友指挥官兵每洞藏1人,全部埋伏在通信线路之下,哪里电话线被炸断或出现故障,立刻出洞抢修,战士们幽默地说,这叫“藏猫猫战法”。3天3夜,他们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之下,机智灵活地抢修被毁坏的线路数10次,确保了指挥中枢的上通下达。

战役胜利了,程茂友带领干部战士从阵地上撤下来,一群泥头土脸的官兵相拥在一起连大声喊叫带用手比画……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间歇性耳聋。

军前指对通信队进行了通报表彰,并推广了他们战场通信工作的经验。军1号首长高兴地对程茂友说:“你扛着的被覆线里,不光有钢丝,还有思想……”

新思想武装的老兵永远年轻。

参加国庆阅兵归来,程茂友征尘未洗又登传统教育的讲台,军内外一些机关、学校纷纷邀请他去做报告。不管走到哪儿,程茂友都迈着“一二一”的步履,挺着直直的腰板,即使在风雪天也不让人搀扶。为了使讲的那些故事走进青年官兵和大中小学生内心,程茂友学会了上网、发微信,还时不时地刷个表情包。他说:“我是一个老兵,这把老骨头更需要沐浴新时代的春风。”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