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以城市名义致敬英雄


■杨 勇 孙建辉 本报记者 朱 勇

写在前面

“天降神兵只听说,撒豆成兵没见过,贺龙将军有妙计,红军越打兵越多。”这首至今仍然流传在江汉平原的革命歌谣,其反映的历史已载入我党我军光辉史册。1930年7月7日,红二军团在湖北江汉平原诞生。数以万计的江汉儿女参军入伍,抛头颅、洒热血,为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9年,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湖北省仙桃市先后开展寻访功勋老兵、修缮红色旧址、编印英雄故事书籍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浓厚氛围,汇聚起爱党爱国爱军的强大力量。

寻找,为不能忘却的记忆

2019年3月19日,内蒙古《北方新报》刊登了一则为湖北省仙桃市沔阳籍烈士王贤光寻亲的消息,消息传到千里之外的湖北省仙桃市,很快就在该市网民的朋友圈里刷屏了。

得知烈士长眠地后,一场寻找烈士后人的行动在仙桃军地之间迅速展开。在本地寻找的同时,仙桃市委联合仙桃市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史志研究中心和报社、电视台等军地部门组成的10人寻访团,奔赴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祭扫烈士。

“王贤光烈士,家乡人民来看望您了……”在纪念碑前,仙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中明的一席家乡话带来了老家的思念。从1930年17岁参加革命离开家乡,到1941年28岁牺牲于内蒙古,王贤光再未回到家乡的土地。如今,襄河的水、家乡的土摆放在骨灰盒前,寻访团成员轻轻擦拭灵龛,插上紫色勿忘我,把水和土摆进去,让家乡温暖的气息陪伴烈士。

寻访期间,成员们先后走访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王贤光烈士战斗和牺牲的地方等,获得了包括王贤光烈士牺牲时间、地点和英勇事迹等重要信息。由于种种原因,寻访团成员始终未找到记载烈士家人的信息。

寻找仍在继续,精神已经传承。湖北仙桃市以寻找王贤光后人为契机,在全市核实登记、整理了2017名烈士信息和先进事迹,统一归档存放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参加此次寻亲的一位烈属王占祥说:“我的祖父王柏清在抗日战争期间是一名中共地下交通员,在战斗中身中数弹,牺牲时年仅39岁。这次祖父的事迹终于被录入纪念馆,我们全家都感到很欣慰。”

一次寻找,为了永远铭记英雄精神,更是为铭记这片具有革命精神的红色土地。

2019年9月初,一座纪念潜沔农民运动领导人胡幼松烈士的纪念馆刚落成,与之同时,沔阳县第一个共产党小组秘密成立处东岳庙、张难先纪念馆、杨显东纪念馆、沔阳人民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军坝烈士纪念碑等英雄纪念设施也修缮一新。如今,它们已经成为了仙桃这片红色热土上的精神高地。每逢重大节假日,市民都自发前去祭扫;每当举办重要庆典活动,它们都会成为党政机关的首选地。

命名,民兵队伍凝心铸魂

2019年清明节前夕,在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胡家台抗日旧址,一场特殊的命名仪式正在进行。仙桃市人武部以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涌现出的革命烈士姓名给基层民兵分队命名,10支民兵分队的队旗光荣地写上了胡幼松、李之龙、邓赤中等先烈的英名。

在命名大会上,当地媒体对命名仪式进行直播,网友纷纷点赞。以中山舰首任舰长李之龙烈士命名的西流河镇李之龙民兵分队排长闵昌俊,作为命名应急分队干部代表,手抚鲜艳的队旗,庄严宣誓:“我来自李之龙烈士的家乡,从小就听着烈士的英勇事迹长大,如今光荣地成为李之龙民兵分队的一员,今后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争做新时代的合格民兵。”

像李之龙民兵分队一样,以烈士命名的其他9支队伍在大项任务面前都是站排头、争第一。2019年12月6日,仙桃市人武部组织全市22支民兵分队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前几名全是以烈士命名的民兵分队,还包揽了个人成绩前10名。

“前方道路发生交通事故,请民兵道路抢修分队迅速出动,抢修道路、疏导交通……”2019年10月上旬,武汉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召开前夕,仙桃市人武部组织李之龙民兵分队队员在武汉“西大门”仙桃市西流河镇开展应急演练。闵昌俊迅速组织30名民兵应急队员,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救援任务。军运会召开期间,人武部还组织100多名民兵应急队员到执勤一线,全天候备勤值守,全时段检查过往车辆和人员,确保进入武汉市的车辆和人员安全可靠。

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仙桃市民兵队员更加自觉地把遂行各项任务作为锤炼过硬本领的重要契机。该市陈场镇胡幼松民兵分队30名队员,其中共产党员18人,退役军人13人,去年以来先后参加治安巡逻56天、环境整治11天、军运会安保备勤12天,都以高标准、零差错的要求圆满完成任务。

建馆,红色文化遍地开花

走进胡幼松纪念馆,讲解员谭丽丽介绍:“这里每天都有近千人来聆听英烈故事,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要讲解10场。工作虽然辛苦,但这是红二军团留给仙桃人民的精神财富,我们讲解员付出再多都值得。”如今,这样的革命旧址已经成为仙桃红色旅游的热门选项。

起初重建胡幼松纪念馆时,项目选址地有幼松村居民祖坟148座,原以为这些坟墓的迁移是最困难的事情,没想到镇村干部动员后,村民们不到1天的时间全部无偿迁移完成。“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哪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建烈士纪念馆我们全力支持。”村民钟文杰第一个带头迁移了自家的祖坟。

在此基础上,仙桃市将胡幼松纪念馆与李之龙故里、仙桃革命烈士纪念馆、鄂中特委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串联起来,形成连片红色旅游景点。如今,辐射全市各个乡镇的红色旅游路线成形后,人气初显,成为人们缅怀先烈、砥砺前行的最好教育场所。“每次参观都有新的收获,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精神是激励我们建设国家的动力源泉。” 先后多次瞻仰仙桃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剅河镇干部刘伟感慨万千。

“我现在人老了,但还要将战斗故事传下去。”93岁的退伍老兵李华廷,曾在辽沈战役中连续七天七夜操作60公斤的重型机枪,手指虽已变形但无怨无悔。1958年退伍回到仙桃老家,坚持60余年义务宣讲英雄事迹,教导后人不忘先辈遗志。如今,仙桃市像李华廷一样的义务宣讲员就有10多名,他们把学习英雄精神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之中,组织“红色故事宣讲团”。该市还组织拍摄了《奇袭胡家台》《沔州烽火》等红色文化影视作品,通过再现仙桃历史风云,让英雄精神牢牢镌刻在人们的心里。

著书,续写新时代英雄故事

2019年秋,仙桃市举行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暨《永远的传奇》《军营仙桃好男儿》赠书仪式,全市9所高中共获赠图书500本。

打开《永远的传奇》我们可以看到老兵们回忆的峥嵘岁月:93岁的老兵胡大九说,“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很幸运”;94岁的老兵张卿乡谈当年战场杀敌感受,“只想着把敌人消灭,哪怕流血牺牲也要拼到最后”;90岁老兵许永树谈艰苦岁月,“野草我都吃过,朝鲜战场上行军有时一天只能吃3块饼干……”

再谈起编印《军营仙桃好男儿》的初衷,仙桃市人武部部长傅志阳告诉记者,为了激励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军营建功立业,他们连续4年开展了“军营仙桃好男儿”采访宣传活动。深入部队基层一线,挖掘鲜活事例,全方位、多视角反映官兵的先进典型和精神风貌。

陈文新是书中的采访对象之一,现为空降兵某部工程师。入伍28年,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面对镜头,他还是略显紧张地说,“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面对家乡父老,感觉既亲切又自豪。”

在做好仙桃籍先进代表在家乡媒体宣传的基础上,他们还将官兵的先进事迹印制成书,在全市进行免费发放。官兵代表彭竞彰的母亲杜红先在收到《军营仙桃好男儿》这本书时激动地说:“儿子参军后一直没有回过家,这本书上记录了他在部队的生活,我们也了解到他的表现,很放心,全家永远都支持他。”

英雄故事不仅激发官兵爱军精武动力,也在地方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中产生了良好反响。“通过学习身边的英雄故事,能够在广大青年干部和学生中起到更好的典型引领作用。”仙桃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他们将这两本书籍列为市委党校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训班必读教材、作为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教材,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当兵光荣的浓厚氛围,真正让崇军尚武、支持国防和尊崇军人成为社会时尚。

图①:《永远的传奇》《军营仙桃好男儿》书籍。

图②、图③:赠书仪式。

图④:瞻仰烈士纪念碑。

图⑤:聆听战斗故事。

图⑥:集中观看功勋老兵和“军营仙桃好男儿”先进事迹视频。

图⑦:以革命烈士命名民兵分队仪式。朱 勇摄

制图:张 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