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深藏功名65载的背后

——探寻塔山阻击战英雄老兵张贵斌的精神世界


■本报记者 孟凡利 赵 雷

忠诚向党,一心为民;英雄无言,历史有痕。

战争年代,他转战大半个中国,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和平时期,军人本色不改,建设家乡,勇挑重担,深藏功名,无私奉献。

赫赫战功和平凡质朴,在他身上形成巨大反差,又自然融为一体。65年,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他就是“张富清式”的传奇人物——辽宁省海城市95岁的老兵张贵斌。

本期视点,让我们走近这位深藏功名的英雄老兵,追寻他的奋斗足迹,感悟他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从老英雄身上感受崇高、汲取力量。

如果不是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他的故事可能依旧无人知晓,会继续和那些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一样,鲜有人知道,少有人关注。

英雄是点燃梦想的火种,是照亮人生之路的光芒。走近英雄,就是走向崇高。在辽宁省海城市,见到95岁的英雄老兵张贵斌,记者很难将眼前这位平凡普通的老人与惨烈的战斗联系在一起。然而,当他露出身上一处处的伤疤和箱底一枚枚军功章时,那段已经模糊的历史才渐渐清晰地呈现……

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精神品质深深植根老英雄的心灵深处

往事并不如烟。采访,从张贵斌向记者展示的一枚枚军功章开始——

“这个是塔山阻击战的、这个是解放东北的、这个是解放全国的……”虽然脸上镌刻着深深的皱纹,但老人精神矍铄、身板直挺、声音洪亮。

细数这些珍贵的军功章,讲述厚重的人生经历,一个个珍藏在脑海中的细节扑面而来——

1948年,鞍山解放后,家住海城西柳镇小码头村的张贵斌,怀着解放穷苦人民、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告别新婚的妻子,毅然选择参军,第一仗就赶上塔山阻击战。

“7天6夜的战斗,打得太惨烈了,全连120多人最终只活下我们3人……”张贵斌回忆塔山阻击战时的情景,声音哽咽了。

由于在作战中表现英勇,张贵斌立大功一次。1949年,作为战斗英雄代表,他和战友在北京接受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也是在那一年,张贵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之后,张贵斌随部队转战南北,又多次立功。因常年作战,加上腿部旧伤复发,老人多次住院治疗后,不得不离开部队。虽然当时组织上准备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或汉口公安局工作,但他选择回家乡支援建设。

1954年,张贵斌回到家乡,将军功章压到箱底,就连妻子儿女、街坊四邻也只知道他是个退役老兵。

2017年,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做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时,老英雄在节目中对战功也只字未提。

直到2019年,国家在采集退役军人信息时,张贵斌才拿出已经残破不全的立功证书和军功章。看到这些证书和军功章时,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惊呆了,经过反复核实老兵的立功信息和档案,一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英雄传奇从此揭开。

张贵斌曾获大功4次、小功4次——看到他的军功章和证书时,在场的人都惊讶不已。尤其是塔山阻击战那张“报功书”,泛黄的纸张边角已经破损,但上面“最近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果敢,经评定立一大功,特此报喜”一段文字,仍清晰记录着这位战斗英雄爱党报国、奋战沙场的事迹。

一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深藏功名65年,连身边的家人和同事都不知道他的事迹。“真没想到,天天和我聊天的老爷子竟然是战斗英雄,他可从来都没提过,我也是看电视才知道老爷子事迹的。”和张贵斌做了14年邻居的于浩说,现在看见老爷子从门前经过,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张贵斌说:“以前不说,因为我不觉得自己是功臣,许多战友都留在了阵地上,那些牺牲的战友才是英雄、是功臣啊!现在党让说,不能不说,说了也是对党的忠诚呀!”与功勋荣誉一起被张贵斌深藏心底的,还有他对牺牲战友的深深思念。

2019年10月,张贵斌来到锦州辽沈战役烈士陵园,站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老英雄献上一束鲜花,行军礼的右手久久不愿放下。面对牺牲的战友,他泪流满面,低声呢喃:“战友啊,我来看你们了,祖国强大了,不用打仗了,你们可以含笑九泉了……”

爱党报国、无悔付出的高尚情怀熔铸老英雄的每个工作岗位

“我是一名党员,到啥时候都不能忘记党的培养,都得回报党的恩情。”面对记者的采访,这是老英雄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从部队复员,张贵斌主动放弃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乡参加农业建设,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县农电局物资库负责人。无论岗位如何变动,他始终都有一个信念:我是党的一块砖,东南西北任党搬。

张贵斌自己不怕苦,可见不得百姓受苦。

1954年,回乡第一年,张贵斌被推选为小码头乡生产社委员。生产社刚成立,缺东少西不说,人心还不齐,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100元复员费拿出来,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带领社员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可自己全家6口人住在3间草房里。

“街坊邻居都打心里敬佩、信服他,因为,啥事他都替大伙儿着想。”50多年过去了,老邻居王素清谈起这件事时,还是满口称赞。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使命担当,贯穿于张贵斌工作过的每个岗位。

1964年,张贵斌来到海城农电局西柳供电所当会计,他坚持原则、严格要求,每笔账目都清清楚楚。西柳供电所距农电局15公里,张贵斌经常骑自行车去局里办事,因为腿上有枪伤,骑车相当吃力,每次都是咬牙挺着,一个来回就要3个多小时。寒来暑往,一干就是6年。为了保证资金安全,他自制了一个钱褡子,把现金捆在身上,总能一分不差地将往来款送到、领回。

在供电所任所长时,正赶上海城农电局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西柳供电所的电网建设和改造任务十分繁重。作为电力行业的新兵,张贵斌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电工技术,很快就掌握了所需的技能。张贵斌带领全所职工参加会战,吃住在施工现场,每天在工地上抬电杆、架线路,一个多月没有回家。

“那时候,没黑没白地干活,大家伙儿热情都很高,累是累点,可看到乡亲们家里灯泡亮了,咱心里也亮堂了。”如今,说起这些,张贵斌仍然抑制不住兴奋和激动。

那些年,他抱定了“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的信念,干一行爱一行,换一岗兴一岗,在每个平凡岗位上勤奋敬业,做出不俗成绩。再后来,张贵斌到县农电局物资库工作,主要负责从火车站接运器材。一列车的电杆电线变压器,靠人拉肩扛装上马车,一干就是10多天。张贵斌与同事赶着马车去车站接货,经常后半夜才能回到家,但在张贵斌的带动下,大家伙儿从没有过怨言。

1978年,张贵斌离休。当时,正值物资库扩建,海城农电局返聘张贵斌负责扩建工程。“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儿,大家都认为张贵斌是最合适的人选。”国网海城市供电公司负责人说,心中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老英雄的精神品格是植根心灵沃土的鲜活教材。

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光荣传统涵养老英雄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

“这是老英雄的家吗?”

2019年深秋的一个周末,沈阳几名大学生前来探望张贵斌,他们很难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张贵斌和93岁的老伴丁凤珍住在一个车库改成的房间里,刚过30平方米,连个厨房都没有,一日三餐,都是女儿做好送过来。

看到一个箱柜已经用了43年,床铺因为空间狭小不得不卸掉床头。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学生感慨不已:“在乡下都很少见到这种箱子了!”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拍下一张照片上传微信朋友圈,还附上了这样一句话:“这是老英雄的家,难以置信,但千真万确。旧箱柜装的不仅是衣服书籍,更是一名老兵对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秉承!”

简衣素食,清贫自乐,对张贵斌来说,已经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理念、一世人生追求。儿女们成家后,他要求必须设立支出账本,记录下每天的花销。然后,定期拿给他检查,发现哪些花销是不必要的,他就提出建议,并要求在日后生活中改进。

二女儿张英告诉记者,姐弟几个从小都要干活,吃饭掉个饭粒都得捡起来吃掉。父亲一辈子俭朴,近乎吝啬,但父亲留给我们的良好家风,让我们一家4代人受益匪浅。

学生们后来才知道,张贵斌乔迁新居还曾引出一段佳话:海城市政府十分关心这位老英雄,决定给张贵斌购买一套高档小区新楼房改善他的居住条件。于是,相关单位找到老英雄的儿女,表示想提供一处新住房,让家人陪他去挑选。

没想到,相关部门在征求张贵斌意见时,老英雄表示:附近小广场旁的那个回迁小区就行,面积不用太大!大伙儿劝他再考虑考虑,最终都拗不过他。2019年底,市政府在某回迁小区为张贵斌购买了一套建筑面积为68平方米的两居室二手房。

“与牺牲的战友比,我得到的够多了。我老了,不能做啥贡献了,但你们不能忘本,要牢记党和国家的恩情,多做贡献。”在乔迁新居当天的饭桌上,张贵斌跟儿女说,要记住,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的。

好家风是最大的财富。张贵斌担任信用社负责人时,有一次,信用社需要招录新人,在外人看来,自家子女是“近水楼台”,但张贵斌却向信用社推荐了别人。“他家条件不好,比咱家过得困难,虽然咱家孩子也符合要求,但让咱孩子进来的话,别人怎么看我这个共产党员?”张贵斌这样向妻子解释。

在家人心中,张贵斌始终就是那个怕给组织添麻烦的共产党员。二女儿张英告诉记者,父亲经常教育他们,“要靠自己的本事谋生。我没有能力给你们找出路,更不会用公家的权力去为你们谋私利”。

张贵斌的4名子女中有1名是工人,其余都是普通农民。“不能总计较个人得失,任何时候都不该居功自傲,更不该向组织提特殊要求。”朴实纯粹的张贵斌给儿女留下的,是一笔珍贵无比的精神财富。

时下,有些人热衷于个人享受,追求奢华生活。然而,张贵斌却坚持“够用就行,和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我过上这么好的日子,还享受国家待遇,得到的太多,不该再要求什么了。”

这几年,张贵斌因病常住院,他是离休干部,住院费能全额报销,可以住好的医院,也可以住时间长一点,可他从来都是刚感觉好点就出院。他跟子女们说:“我都好了,就别浪费国家的资源了。”

2019年10月1日,张贵斌早早就起床了,穿上军装,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牺牲的战友没有等到今天的好时光,我要替他们好好看看我们的国家,看看伟大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忆苦思甜,张贵斌感慨万千,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贵斌和老伴一直关心武汉疫情防控情况。那天,二女儿张英发现,老父亲看到全国各行各业的人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新闻实况时,几滴热泪沿着老人的皱纹流了下来。透过那焦虑的目光,女儿读懂了老父亲萌生已久的愿望:“爸,你是不是想捐点款?”“是!是!”当张贵斌肯定地回答后,全家人一致同意老人的这个决定。2月5日,张贵斌将积攒的1万元钱生活费交到国网鞍山供电公司领导手中,委托他将这笔钱捐给武汉。

“众人拾柴火焰高。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想为抗击疫情贡献一点自己微薄的力量。大家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战胜疫情。”说话间,张贵斌眼里明亮了起来。

这,就是英雄张贵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

上图:辽宁省海城市供电公司举行张贵斌先进事迹报告会。杨 青摄

下图:张贵斌参加“辽宁好人”颁奖典礼后,观看“辽宁好人墙”。

苑 双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