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抗疫带给战时动员的启示


■王家梁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全民动员总体战,是对国家应急动员能力的全方位考验,为探寻未来战时动员带来了有益借鉴。

联合指挥是动员有序的关键。在疫情防控中,党中央及时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从国家到地方都相应建立了指挥机构,领导统筹各有关部门共同抓好疫情防控,在力量统筹、资源调配、产能转化、交通管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战时动员军地多线展开、指挥协同复杂,理顺指挥关系、提高指挥效能、科学指挥决策等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筹划组织战时动员,应强化统一指挥,按照“平战结合、军地联合、力量聚合”的原则,编设动员联合指挥机构,对辖区内各类动员行动实施统一领导;应强化主体责任,突出地方政府供给职能、国防动员系统沟通优势、各类作战力量需求定位,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对人、财、物等各类资源管控配置的优势和动员主体的作用;应强化指挥效能,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实时掌握行动态势、精准获取潜力需求、快速下达动员指令,及时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行动优势。

后备力量是动员行动的基石。抗疫阻击战重在医疗救治病患,以广大卫生战线医务人员为主,专业性强,危险性高;总体战则以疫情防控工作为主,主要力量是地方各级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公安干警、民兵队伍和志愿者等,人员需求量大,持续时间长,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和支持。战时动员对组织者、参与者的政治要求更严、专业要求更高、技能要求更精,筹划组织战时动员,应突出政治可靠,强调精准科学用兵。思想建设上,坚持政治引领,培植忠诚基因,确保党对国防后备力量的绝对领导,确保参与民兵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关键时刻能经受住考验;队伍布局上,着眼有利于平时建设、有利于战时动员,优化结构布局、创新编组模式,通过向产业园区、民营企业、行业系统等拓展,打造专业齐全、军地通用、精干高效的任务分队;力量运用上,坚持就近用兵、专业用兵、按需用兵、精准用兵,确保民兵队伍与其他动员力量相互补充、各尽其用。

物资充沛是动员保障的前提。疫情发生初期,一些地方暴露出物资储备不足、潜力掌握不准、资源调配不力等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科技、装备动员的启动,为抗疫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未来战争物资消耗巨大、器材需求多样,对资源的精准调配、产能的快速转化、技术的应急研发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筹划组织战时动员,应充分发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迅速依令组织国动委系统转入战时体制,统筹辖区资源,展开动员保障;应精准掌握动员潜力,将智慧动员纳入智慧城市建设,自下而上构建动员潜力分布数据库,实现动员潜力自动化采集、动员任务数据化分析、动员决策智能化辅助,确保一有情况能实时掌控潜力、科学调配资源、迅速转化产能;应提升物资储备效能,科学评估重要战略资源需求,对危机状态下消耗急剧、不可替代、产能受限的,建立从国家至县级的储备库,在重要地域、龙头企业聚集地区,积极调整组建国家级、省市级动员中心;应创新融合保障模式,依托社会优质资源,构建军地多元力量参与的物资调运体系,地方企业伴随服务的饮食保障体系,以国企为主、民企为补充的社会化油料保障体系等,为动员行动提供坚强有力的物资支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