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莫在安逸面前吃败仗


■于永军

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给群臣出了一道思考题:“创业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因曾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故而认为:“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侍中魏征却有不同见解:“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基于实践阅历、理论水平、思想角度的不同,一道思考题当然可以有若干不同的解答。但面对两位重臣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又该如何评判呢?李世民坦然亮出了自己的态度:“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如果话仅仅说到这里,不过是半斤八两,不偏不向而已。关键是他后面的话:“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李世民的话颇具辩证思维:创业固然不易,守成更难。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帝王创业之初,苦哈哈,穷兮兮,没有骄奢的资本,没有享乐的条件,要想改变现状、出人头地,自古只有一条路——要苦干。这种境况下,创业虽“出百死”,却始终处于上势。而守成却不一样,有“锦绣珠玉,不绝于前”,有“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还有足以让其精神麻痹的吹捧逢迎。这种境况下,守成可谓“祸乱”四伏,稍有“所忽”,便陷入颓势,且越陷越深。

纵览历朝各代,当创业功成名就,真正能守住初心者几希。商纣王帝辛,今日人人知其为暴君,但他即位之初亦曾十分节俭,吃粗茶淡饭,穿麻衣布履,勤于政务,所以万民乐业,八方宾服。后来得了臣下献的一个金碗,从配象牙筷开始滑入泥淖,穷奢极欲,纵情淫乐,结果众叛亲离,百姓怨恨,在姬发大军面前,只好独登鹿台,“自燔于火而死”。唐明皇李隆基,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刻厉节俭,颇有明君范儿:生活上,他“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玉锦绣”;政治上,他虚心纳谏,勇于接受臣下监督,并重用“为人峭直,不干荣利”的韩休为相,从而创造了著名的开元之治。但执政后期,他也如商纣王一样,整日沉溺于享乐之中,奢侈之风越来越盛,到头来落了个“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的结局。

其实,守成之所以难,就是因为在成功面前,人们大都选择了安逸,不愿继续奋斗。从本质上讲,最终是在安逸面前吃了败仗,自己打败了自己。“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创业之难,难在“胜人”,与天斗、与地斗、与敌斗,每每会生发出一种“其乐无穷”的成就感;而守成之难,克制自己“行恣睢之心”的欲望,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女关”,难在“自胜”,没有一种以苦为责的境界,没有一个以苦为荣的胸怀,是决然做不到的。李世民就是一个典例,虽然他深谙“骄奢生于富贵”的道理,并发出“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的号召,但自己最终也没有跳出“失之于安逸”的怪圈。公元648年(即其临终前一年),他亲自为太子李治撰写了《帝范》12篇,其中明确写道:“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

李世民早已走进历史,但“创业与守成孰难”的历史启示,迄今仍然鲜活。概而言之:抑制安逸惰性,没有休止符;破解守成之难,须得终生防微杜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