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抗疫看民兵力量建设


■舒 可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疫情防控中,民兵力量在一线防控、突击排查、应急运输、宣传发动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实践来看,民兵力量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是一支可用、能用、好用的力量,未来应大力推进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体系深度融合,将民兵力量纳入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综合施策提升建用水平。

坚持瘦身强体,突出打造专业应急队伍

当前,全国民兵队伍基数大,队伍专业种类多,结构布局复杂,新兴领域编兵比例偏低,提高民兵应急应战能力,需要改变专业分队多而不精的布局结构,加快推进民兵由一般化建设向专业化建设转变、由粗略应急向精准应急转变。

着眼战争规模减小、战争技术含量增加,根据民兵调整改革规划,应大幅调整民兵力量规模结构,真正做到编实、训精、练强。在结构布局上,按照“应急队伍优化结构、专业队伍提高质量、特殊队伍增加分量”的原则,减少应急综合救援分队比例,提高专业队伍如医疗救护、防化救援、通信保障等专业对口率,增加舆论宣传、心理医疗、网络安全等分队编建人数,切实提高民兵应急应战能力。采取“省市统筹建、县乡属地管”的模式,建立省市县三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高主要方向、重点地区、潜力雄厚地区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编兵比例,以及新兴领域编兵比例。在人员编组上,打破“一刀切”式的指标编组,按照“需要什么就建什么、需要多少就编多少”的原则,省统筹潜力资源定队伍布局,市州依据队伍布局定编建任务,县市区依据编建任务落实到人头,每年动态更新,确保集中编组、统筹使用、跨区调配。在装备配备上,按照“依职配备、建用一致、归口负责”的原则,采取上级配发常用装备、地方政府购置应急专用装备、预征预储军民通用装备的模式,落实反恐维稳、生命探测、工程抢修、个人防护等专业技术装备,实现训装结合、人装配套。

实行集中轮训,随时做好应急应战准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兵应急救援行动日益增多,统筹考虑民兵生产生活实际和战备训练要求,应探索集中组训、常态备勤、动员使用和综合保障的办法措施,持续创新民兵分队集中轮训、常态备勤制度。

创新应急响应机制。构建“军分区——备勤分队”扁平化指挥模式,让备勤分队指挥员加入军分区、应急指挥组,把专职教练员纳入备勤分队指挥体系。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用兵需求,遇有情况,军分区直接指挥备勤分队处置情况,同步报告上级军事机关。推开训备结合的路子。根据年度训练任务和专业训练时间,合理安排分队轮训,优先安排市应急营、县级应急连备勤;结合季节特点和任务变化,分批安排防空、工程抢修等专业分队备勤。实行分级战备。上批参训分队、本期轮训分队和下批轮训分队分别实施不同战备等级,分级进入或退出战备状态,做到批次衔接无缝隙。加强潜力数据备勤。依托智慧动员项目,完善民兵信息管理系统,抓实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建立民兵“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应急备勤数据库,通过定期要地勘察,及时对人文社情、水文气象、战场环境和行动数据实时采集监测修正;加强智能辅助决策,对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为兵力动用、分队机动和专项动员提出合理建议;提高分析预警功能,通过对基础数据与标准指标的分析比对判断,及时发出预警,真正让数据服务战备、指导战备、支撑战备。落实装备预征预储。立足“人装一体”快速出动,装备器材由民兵训练基地集中保障,运输车辆由地方运输公司按预征协议在规定时间内到位,给养物资按规定标准由基地常态储备,确保常态化备勤保障到位。

纳入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兵力动用实效

民兵,散则为民,聚之为兵,是实施应急行动的主力军,应将其纳入应急体系建设,按照整体使用原则,用之于所急、用之于所难、用之于所险,用出最大效益,避免过度用兵。

军地统一指挥。坚持军地双重领导、指挥权属军事机关,完善“战区—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地方党委政府—同级军事机关”两条指挥链路,将民兵分队的指挥纳入辖区联合应急指挥体系,实现与公安、武警、驻军部队和防汛、防火、抗震等专业力量的联动,明确指挥流程、情况处置、任务区分、保障方式和通信手段,确保顺畅运转。合理区分任务。按照“灾情所需、民兵所能”的原则,找准民兵分队与应急救援的结合点,以及地方政府需求的联结点,如医疗救护分队和防化救援分队重在成建制参与抢救患者、公共卫生地区消杀任务;交通运输、安全警戒分队按需求、划片区承担物资运输和卡点值守任务;网络分队、通信分队、宣传舆论分队主要利用专业技能,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舆论宣传、通信保障等任务,真正做到能干、可干、干好。规范应急行动。建立就地就近、行业主导、联合支援相结合的应急力量联动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所辖地各应急排首先动员使用,并向本级军事机关报告,若力量不够,则动员其他应急力量进行支援;各行业发生应急情况,由各行业动用专业应急力量进行救援,若力量不足,则动用其他力量进行支援。同时,建立地市、省甚至全国跨区域用兵机制,既能发挥优势用兵,又能提升建设保障效率。

灵活编训兵力,切实提高应急应战能力

编组是生成民兵战斗力的基础,训练则是提高民兵战斗力的根本途径。针对民兵专业队伍建易训难的现实,应灵活运用编训模式,常态保持战斗效能。

动态编。改变“一编定一年”的编兵方式,采取编兵单位、干部骨干保持稳定,非紧迫性专业人员或公勤人员每季度按比例动态调整;专业技术人员探索定编不定人或按比例超编组建,鼓励具有各类救援专业技能的人员随时入队,缩短专业技能培训时间,实现入队即是战斗员的目标。联合训。推开专业能力岗位代训制度,按照“编兵单位自训、分队分批组训、军分区(人武部)督管”的军地双向组训模式进行施训。对于无法脱离岗位的民兵,应采取“单位自训+上门考核”的模式组训;对于可短时间脱离岗位的民兵,应采取“分批组训+模块演练”的模式组训,最大程度减少训练对编兵单位工作生产的影响。实战训。根据训练大纲,应急营每半年、连(排)每季度组织一次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演练或处置行动演练;应急分队每年不定期组织集结拉动演练,定期组织应急分队与公安、武警和其他应急力量进行联合实兵演练。同时,结合参加森林灭火、道路维护、装备抢修等专业性强的实战行动,不断提高训练效果。

坚持正向驱动,配套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搞好民兵权益保障,是提高民兵参训、参与应急应战积极性的关键,应建立“政府主导、军地协同、分级落实”的民兵权益保障机制。

建立企业编兵优惠制度。编建民兵组织的企业,可协调地方相关部门减免一定比例的税费,并将民兵建设纳入税收扣除项目,同时在贷款贴息、市场准入、政府采购、项目招标等方面给予优先和倾斜,建立编兵企业“品牌工程”。健全民兵履职补助制度。明确民兵履职补助高于辖区在岗职工日平均工资标准的政策制度,由政府列出专项经费保障,从集结出勤率、教育训练成绩、遵规守纪和完成任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将其作为发放补助的依据。每年为基干民兵购买伤亡保险,按规定落实奖励优待、伤亡抚恤制度,解决民兵后顾之忧。规范民兵荣誉激励制度。统一民兵标识和身份证件,规范开展民兵分队、民兵干部、民兵人员授旗、任命、颁证仪式,将先进民兵评选纳入军地各级表彰项目,明确民兵火线入党、火线立功、火线提拔的名额、办法和承办单位,增强民兵组织建设的吸引力。落实重大任务专项优待保障机制,做好民兵及其子女优先入伍、优先入学等措施,确保一次重大任务激励一批人、成就一批人。

(作者系湖南省怀化军分区司令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