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1月,苏联将精心遴选的3名志愿者安排进一个类似铁桶的密闭室内,让他们在不脱离地球并与世隔绝1年的情况下,进行“火星飞行”模拟试验,以观察参试者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情况与数据,为未来人类乘坐航天器从地球飞向火星探险进行科学探索,毕竟从地球飞向火星,以当时的航天科技水平,需耗时良久。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进行此种试验。
这种模拟试验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均是严峻考验,因为宇航员在太空飞行过程中必须保持心理健康,不能出现任何差池,因此入选的3名志愿者必须自始至终共同完成试验全程。
组长格尔曼·马诺夫采夫时年31岁,是名拥有生物医学经验的医生,其主要任务是观察参加模拟“火星飞行”试验同伴的健康状况。24岁的鲍里斯·乌雷贝舍夫是个善于交际、性格直爽的运动员,精通电子医疗器械,负责管理各种科研仪器。安德烈·博日科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负责记录试验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虽然试验在地面进行,但他们入选的标准和条件之严苛丝毫不亚于宇航员。
模拟“火星飞行”试验的场所是一个面积为12平方米的密闭室,一半用来摆放专用仪器,另一半为起居室和卧室。维奥列塔·戈罗金斯卡娅担任模拟试验指挥员,但3名志愿者未曾与其见面,只在通话时听过她的声音。作为指挥员,戈罗金斯卡娅的任务是观察密闭室里发生的一切,并定期确定志愿者们的心理状况。
因在密封空间里生活非常单调而枯燥,志愿者们的身心状态开始发生变化。试验开始两个月后,乌雷贝舍夫和博日科开始抵制组长马诺夫采夫,虽然表面上还把他当领导,但实际上对他的话置若罔闻。
到第121天,乌雷贝舍夫开始出现幻觉,不断听到杂音看见幻象,仿佛有人在密闭室里拖着锁链轰隆隆地四处走动。3天后,他与博日科决定抓捕“幽灵”。博日科要求乌雷贝舍夫一听到奇怪声音就把他叫醒,后者竟完全照做。他们打开灯,发现奇怪声音的始作俑者居然是马诺夫采夫。原来,马诺夫采夫有一块带表链的手表,看表时就会弄出动静。此外,两人还弄清了一件事:组长每天晚上都背着他们服用止痛片,以消除耳朵脓囊肿带来的疼痛和高烧现象。作为医生,马诺夫采夫知道他必须接受手术,但这样上级会停止整个试验,因此他选择独自承担这份痛苦。
此后,志愿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每个人专注于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到试验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时,上级决定加大试验难度,决定模拟10昼夜紧急状态,报警器失灵,温度越过35摄氏度,氧气供应减少,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标准9倍,无法为志愿者提供热水,每昼夜水储备减少一半,旨在了解人体器官在高温状态下的变化情况,以及“事故”对志愿者工作能力和彼此间关系的影响。令人意外的是,志愿者们虽然此前关系紧张,但在巨大压力下仍能相互配合,完成紧急状态模拟,渡过了特别艰难的最后几周。
模拟“火星飞行”试验的成果,至今仍为科学家们所采用。人类机体在密闭空间里的各种身心反应数据,成为载人太空飞行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