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科技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危险的伞花

■怡 白


T-11型降落伞“纸面性能”先进,实际上却充满争议

6月30日凌晨,美军第25步兵师第4空降步兵旅400多名伞兵分乘5架C-17运输机,从美军驻阿拉斯加空军基地出发,飞行约7400千米后,在关岛上空展开空降训练。据美媒报道,这次空降训练是美军亚太联合演习的“重头戏”,“证明美军伞兵有能力在印度-太平洋区域任何地方完成快速部署”。

事实上,美军内部对组织这场大规模伞降训练不乏担忧之声,原因是美军使用的T-11型高级战术降落伞系统(以下简称T-11型降落伞)虽“纸面性能”先进,实际上却充满争议。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美军伞兵配备装备越来越多,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执行伞降任务的美军士兵,其平均载荷超过170千克。与此同时,他们使用的T-10型降落伞的最大载重量不足160千克。越来越重的伞兵成为T-10型降落伞的“不可承受之重”,导致美军每千次跳伞伤亡率高达9人。

随后,美军推出载重量超过180千克的T-11型降落伞。该伞张开后,其表面积比T-10型降落伞增加28%,下降速度也从T-10型降落伞的7.3米/秒降到5.8米/秒。测试结束后美军宣称,T-11型降落伞使美军每千次跳伞伤亡率降低75%。2007年,T-11型降落伞开始装备美军部队。由于“纸面性能”出色,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引进这款降落伞。

就在T-11型降落伞广受欢迎时,2011年7月12日,美军布拉格堡基地,一名25岁的伞兵在跳伞训练中因降落伞故障死亡。事后,美国防部将责任推给训练组织方,认为其没能承担起相应责任。2014年5月30日和2016年7月14日,类似事故又再度发生。美军一方面坚称这些事故与T-11型降落伞无关,另一方面开始采用机器叠伞,以避免人为操作失误。然而,美军伞兵一致认为T-11型降落伞的基本设计存在致命隐患。

从技术上讲,T-11型降落伞将载重量作为重要性能指标,这一设计理念已成为技术共识。例如,俄军也致力于提高降落伞的载重能力,新研制的D-12“落叶”降落伞载重量达到160千克。日本自卫队在2019年体验过T-11型降落伞后,决定进行引进,未来用于所谓“空降夺岛”作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