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武陵山险,“天路”修到红军村


■佘梦钰 本报记者 乔振友 特约记者 陈 静

请扫描二维码浏览相关视频
视频制作/视频编辑:刘璟然

“睡到半夜深,门口在过兵。婆婆坐起来,侧着耳朵听。不要茶水喝,又不扰百姓。只听脚板响,不听人作声。婆婆门缝看,原是贺龙军。媳妇快起来,门口挂盏灯。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军……”

这首名为《门口挂盏灯》的民谣,讲述的是当年红军与湖南省桑植县人民鱼水情深的故事。桑植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也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长征精神深深烙印在桑植人民心中。而湖南省军区32年来接力帮扶该县脱贫攻坚的故事,也传为佳话。

时光回溯到1988年夏。时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蒋金流来到桑植县利福塔乡。他走一路,看一路,眼泪流一路。他不曾想到,解放多年后,老区人民还过着如此艰苦的生活——有的村民靠红薯、苞谷充饥;有的村民住在破旧的茅屋、窑洞里;有的村民全家没有一件不打补丁的衣服……

这一切,让省军区党委“一班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这个当时不足10万人口的小山城,就有1.3万人参加红军,许多人在战场上壮烈牺牲。老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革命胜利,而如今他们依然戴着沉重的穷帽子,作为人民的子弟兵,心里有愧!

于是,从1988年6月开始,湖南省军区启动“桑植扶贫工程”,从机关选派得力干部常年驻桑植扶贫,一帮就是32年。

6月中旬,记者来到桑植县最偏远的一个小山村,因当年有10名红军在此牺牲而得名红军村。这也是湖南省军区32年来帮扶的第10个深度贫困村。

细雨绵绵,云雾满山。驱车沿蜿蜒曲折的盘山道艰难前行,仿佛走在云端。省军区驻桑植第24任扶贫工作队队长杨凯告诉记者,村民都把这条路称为“天路”。

要想富,先修路。然而两年前杨凯带着两名队员入驻该村时却发现,红军村当时几乎无路可走。

杨凯清晰地记得那个大雨过后的清晨,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站在被山洪冲断的山路前捂着耳朵大哭的场景。那是村里连接山外唯一的路,每遇大雨,必被拦腰截断,村民只能望路兴叹。

红军村的路平均海拔1000多米,依山而筑,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因土质多是风化岩,经常是边修边垮,村民跌下山崖的情况时有发生。

“不把红军村的路修好,我就向上级申请处分!”杨凯向村民们立下军令状。

军人,一诺千金。然而,在红军村修路,难度却超乎他的想象。好不容易争取到150万元资金在水毁路段修建了一座桥,却再次被山洪摧毁。

失败了,从头再来!通过科学论证、筹集资金、修缮加固,几个月后,一座可以对抗山洪的坚固桥梁终于建成。

修的是桥,连的是心。为感谢亲人解放军,村民们在桥头立了一块石碑,上刻“八一桥”。

红军村要修的路何止这一条。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凯得知村子后山有上万亩野生粽叶林,村里的老百姓大多靠采粽叶为生。然而由于没有路,村民只能凌晨三四点起床,背着背篓爬六七个小时的山路上山采摘粽叶,下午一点前必须往回走,否则天一黑就可能在深山里迷路。

红军村粽叶的品质,在全国都属上乘,但因道路不通,山外的客户进不来。于是,工作队决定修一条直通后山粽叶林的产业路。为了筹措资金,杨凯先后百余次奔波于省、市、县三级有关部门。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多领导被杨凯一心为老区脱贫奔走的精神感动,尽最大努力给予支持。两年来,省军区及工作队筹措资金数千万元,在海拔1300米的山上修筑了一条公路。从此,深藏在高山中的粽叶变成了“金叶”。近两年,村民仅靠粽叶产业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高标准完成“户脱贫、村出列”任务。

真情换真心。去年春节,村民肖玉梅把自家腌制的一块腊肉送到工作队。收下腊肉后,杨凯却往肖玉梅家门缝里塞了400块钱。为这事,肖玉梅埋怨杨凯半天:“我知道你们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你们为村里付出了这么多,过年了我们表达一下心意为啥都这么难?”

后来工作队的同志发现,他们的门口经常会放着一篮蔬菜、一盆粽子或几个鸡蛋,却不知道是谁送的。

工作队队员刘松带着记者在村里采访,路过一户人家门前时,被一位大姐喊住了:“刘松兄弟,你等一会儿,家里的桃子熟了,我给你们摘点。”记者不禁心生感慨:在红军村,村民早已把工作队的同志当成了自家人。

制图:张 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