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召唤游子回乡抗洪”说起


■郝东红

据媒体报道,前不久,由于抗洪形势严峻,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呼吁江洲在外乡亲返乡抗洪。江洲镇是长江冲积岛,在乡常住人口仅7000余人,且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发出不久,就有2000余名江洲青壮年返乡抗洪,并引来3000余名退役军人前来助阵。在感到振奋之余,笔者认为此事对国防动员工作有着不小的启示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大流量、多流向成为常态,“留守村”“空心村”随之大量出现,导致部分地区应对风险挑战的潜力不足、能力有限,对实施全域动员、快速动员、高效动员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认为,要有效应对这个挑战,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平时“心中有数”,急时方能“临危有策”。指挥员对人力、物力的科学调配,建立在对辖区内及周边兵力、物资分布以及动员潜力准确掌握的基础上。平时底数不清,关键时刻就会出现“瞎抓”“抓瞎”现象。以江洲镇防汛抗洪为例,如果有关部门对辖区内常住人口情况、人员流向不清楚,在应急指挥时就会出现决策失误、动员不力、人员收拢不及时等问题。摸清底数,就要细致入微地抓好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建立真实翔实、实时更新的数据库,做到既掌握本地,又了解周边,确保遇有情况,能够快速拟定科学合理的动员方案。

平时“教导有方”,急时方能“一呼百应”。国防动员力量“聚时一大片,散时看不见”。要想在用兵之时“登高一呼,应者云集”,需要持之以恒的思想引导凝聚人心。江洲在外务工人员,因有亲情的维系、家园的牵挂,加之政府的动员、亲属的发动,短时间内返乡抗洪并非难事,但如果将来应对血与火的考验,单纯依靠感情的维系就不够了。动员部门需要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国防教育和危机教育,平时就在群众心中深植保家卫国的种子,形成尚武拥军、爱国奉献的浓厚氛围,让“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家国之急”成为广大群众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平时“维系纽带”,急时方能一呼百应。当前,国防动员力量在编不在籍、不在岗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人员因长年在外、联系方式变换频繁而成为“断线的风筝”,在编兵整组、专业训练时难以及时召回。着眼提高动员效率,应自上而下建立民兵预备役人员微信群、后备骨干群,打造运转自如的“网上民兵连”“网上党支部”,通过不间断的管理和教育,切实把动员力量抓在手中、用在关键。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