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瓜连蔓子蔓连根


■向贤彪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第四场中讲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入冬之后,沂蒙山区遭到数万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军民伤亡惨重,八路军为掩护百姓安全撤离而付出巨大代价。女队长夏荷在突围中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临终之时,她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托付给村民海棠。此后,海棠精心照料夏荷的女儿“小沂蒙”和自己的儿子“小山子”。后来,在日寇的再度扫荡中,海棠在撤退时面临无法同时带走两个孩子的困境,毅然决定先带“小沂蒙”撤离,让“小山子”独自逃往树林丛中引开日军,最后惨死在敌人手下……

在福建省上杭县通贤镇障云村的燕子塔有一个山窝,当地人将其称作“女儿窝”。名字的由来,蕴含一个真实的故事。1935年2月,障云山区新汀杭游击纵队进入最艰难的时刻,面对国民党匪兵的多次疯狂进犯,时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和乡党支部书记的阙桥书,和红军战士、部分群众躲在燕子塔的一个山窝里。不料,他3岁的女儿因饥饿不停地啼哭。为了不暴露目标,阙桥书用手死死捂住女儿的小嘴,直到敌人走远,他才松开手,可女儿已经窒息而死……后来,在一次战斗中,阙桥书为掩护群众转移也英勇牺牲。为了永久纪念苏区的好书记和他的女儿,当地人将这个小山窝取名叫“女儿窝”。

延安时期,陕北有首民歌唱道:“瓜连的蔓子,蔓子连的根。老百姓连的共产党,共产党连的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到处可见这种“瓜连蔓子蔓连根”的情景。

记住这个曾经没有名字的“沂蒙母亲”吧!她出生在沂蒙山区贫穷的王家,打小没取名。19岁嫁到于家,后来才取名叫王换于。就是这个差点成为无名氏的王换于,抗战时期创办托儿所抚养了好多八路军官兵的子女,最多的时候有几十个,大的七八岁,小的出生才几天。她让两个儿媳妇用奶水先喂养烈士遗孤,“万一咱们的孩子饿死了,还可以再生,烈士的遗孤如果饿死了,烈士就绝了后。”就这样,烈士们的孩子保住了,而她的亲孙子、亲孙女饿死了4个。人说“仁者寿”,王换于老人高寿,活了101岁。

记住深山那株“最美的映山红”吧!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潘冬子,人物原型是井冈山上的女青年聂槐汝。当时,红军藏在深山里,最缺的是盐。人要吃盐,50多个伤员需要用盐来清洗伤口。聂槐汝冒着生命危险把盐用水化开浸在夹衣里,晾干后穿在身上,通过了敌人的严密盘查,把盐送到红军手里。就这样,一次、两次……第五次时被敌人识破,但她始终不肯说出红军的下落,最后被敌人残酷杀害,年仅21岁。红军战士深情地把她称作深山里“最美的映山红”。

人民群众支持共产党和人民子弟兵倾其所有,而共产党、人民子弟兵关爱人民群众同样倾注深情。长征中,3名红军女战士把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一半留给贫困乡亲;抗日战争中,聂荣臻签发“树叶训令”,严令八路军“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辽沈战役中,解放军战士住在苹果园里而不摘老百姓一个苹果……这样的队伍,群众怎能不视为亲人;这样的子弟兵,群众怎能不鼎力相助!

“攻战之本,系乎民心。”我们这支由中国共产党缔造、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这支从南昌炮火硝烟中走来的人民军队,正是因为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才能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险,谱写出一曲又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战歌。聂荣臻在回忆录里说:“在抗日战争中,尽管我们处在敌人的封锁包围之中,甚至我们的司令部距敌人不过几十华里,尽管有许多战火纷飞的场面,但是,我们却有一种安全感。在群众的海洋里,安全得很啊!”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扎根人民,赢得人民支持,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强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他们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面对“人人都是钢铁汉”的红军战士,画出硕大的问号。毛泽东仅用“除非”二字就把人民军队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力量所在,解释得一清二楚:“红军是民众的军队,民众无微不至地支持红军;除非先消灭爱护红军的民众,否则没有办法消灭红军……”伟人的声音犹如黄钟大吕,穿过厚厚的历史帷幕,至今仍回响在我们耳边。

周恩来曾告诫:“我们是从人民中来的,我们过去的胜利都是在人民的支援下取得的,不能忘本。”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一支军队的胜败荣辱,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心向背。民心的赢得,积之在平日,失之在俄顷。远离了战火硝烟,党群之间、军民之间“瓜连蔓子蔓连根”的关系,不像战时表现得那样直接和明显。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人民这个根都不能断,人民这个本都不能忘。如此,我们才能把握胜利之本,获得力量之源,赢得未来战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