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西藏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选派连队党支部书记任察隅县各贫困村的“帮建书记”,大家都说他们是——

雪域藏家的“幸福使者”


■张 俊 本报特约通讯员 何 勇

初冬时节,群山覆盖着皑皑白雪,藏东高原安谧静美。而群山环绕的西藏察隅县竹巴村却热闹非凡。原来,这些天正是水果柿子成熟的时节,竹巴村村民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忙活着采摘柿子、对接采购商、打包运输……

“今年仅销售水果柿子这一项,每户就有近万元的分红,这在以前可是不敢想的。”竹巴村党支部书记诛吉高兴地告诉笔者,3年来,不仅是竹巴村,察隅县的很多村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既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也归功于边防团“迷彩书记”们的倾力付出,“他们是我们雪域藏家的‘幸福使者’。”

近几年,察隅县陆续出台了一批扶贫优惠政策并确定了多个致富项目。然而,许多贫困村普遍缺少能够带领乡亲们把扶贫资金用好、把扶贫项目落实到位的一线带头人。2018年,西藏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与察隅县建立帮扶关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首先要建强贫困村的党支部,同时选育群众信得过致富带头人。”帮扶伊始,该边防团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帮建思路:按照“一连帮一村”的模式,组织14个连队党支部与14个贫困村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并选派连队党支部书记担任村党支部的“帮建书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西部地区脱贫县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回看一路帮扶路程,该边防团领导更加坚定,党建扶贫是巩固长效的重要抓手,只有常抓不懈、抓出成效,才能让帮扶的基层党组织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

结对帮扶以来,该边防团累计举办各类党务培训400多期;多次组织村干部参观部队蔬菜园地、养殖基地,现地传授科学高效的种植、养殖理念和技术;“帮建书记”们还定期走村串户问民情,帮助村民定期分析致富形势,研究确定致富思路……

夏尼村是一个藏族同胞居住的村落,村民的餐饮、服饰、房屋等都有着鲜明独特的民族特点。然而,该村村民一直都延续着“一楼养牛羊、二楼人居住”的传统习惯,既不利村民的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帮建书记”朱坤来到夏尼村调研后,针对实际情况与村党支部一班人商议,最终决定:立足村落现有格局,结合藏族群众习俗与外地游客的居住习惯,在夏尼村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的民宿,尽可能开发利用好当地的旅游资源。

“想要从根本上转变百姓的思想观念,真是不容易。”朱坤感慨地说,那段时间,为劝说村民整治改造房屋,实现人畜分离,他与村党支部一班人一有空就走村入户给村民讲政策、析利弊。一开始,村民看见他们都躲着走。“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住过来的,改建了我们住不习惯。”面对村民的质疑,朱坤首先发动村干部和村里有威望的村民带头改建,一段时间后,先期改建房屋的藏家游客数明显增多,越来越多的村民感受到改建的益处,纷纷跟着行动起来。如今,夏尼村的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6000多元。

夏尼村的变化,只是该边防团“迷彩书记”帮扶藏族群众的一个缩影。

米古村偏远落后,医疗条件相对滞后,“帮建书记”邓建伟将此事向团里汇报后,团里迅速同察隅县委 、县政府进行协商,在多个僜人村成立了卫生室;沙琼村气候宜人,近几年依靠种植猕猴桃等水果带动多户村民增产致富,今年,“帮建书记”谌登川深入分析研究市场形势,建议增加种植面积,并带领连队官兵帮助乡亲们开荒、下苗……

目前,脱贫攻坚到了冲刺的最后阶段,“迷彩书记”们纷纷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是防松懈、防滑坡,必须扶上马、送一程,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才能提高百姓脱贫后的风险抵抗力,对得起“幸福使者”的称谓。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