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常怀谦素之意


■杜善国

近日,翻看报告文学集《老兵王忠心》感慨万千。享誉全军的“兵王”在班长岗位上一干就是29年,带的兵成了自己的连长、营长。但他从不摆老资格,不居功自傲,比普通战士干得更欢,对自己要求更严,深得领导和战友们信任。

常怀谦素之意,总是虚怀若谷。大凡怀德自重的人,都有着类似的品行:无论取得多大荣耀,都不狂妄高傲,既无傲慢之语,也不张扬逞能,把功绩归功于团队,始终保持恬静淡泊、谦虚低调、内敛沉静的态度,体现出敬重他人、乐于助人、真挚坦诚、朴素无华的品质。他们并非刻意故作姿态,而是因为站得更高、视野更宽、格局更大、目标更远,所以始终恪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深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谨记“沧海一粟莫自大,九牛一毫莫自夸”,在尊重和学习他人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谦素之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福贵,平等谦恭待人,戒骄戒躁,至少包含着两大人生智慧。一个是以“谦”的态度为人处事,谦虚低调,尊重别人,大家就喜欢你、帮助你、成就你;另一个是以“诚”的操守行稳致远。就像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才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实证明,只有践行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良训,以谦虚的心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有事业上的良师益友;相反刚愎自用,对人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只能是“朋友圈”越来越小,即便留下的也是那些见风使舵、搬弄是非之人。

谦素低调,风度自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内知名经济学家陈云,一生都称自己是“小学生”,履历表上文化程度一栏从来填写的都是“小学”。季羡林一生在学术和文学创作上硕果累累,出的书摞起来比人还高,但他却对“大师”“泰斗”之类的称呼始终保持警惕,觉得那是虚誉,坚决辞掉……这种谦虚不仅没有降低自己的高度,反而在人们心目中更加高大伟岸。有些人为了“高人一等”“出类拔萃”,便千方百计放大自己微不足道的身份、能力、职位等,往往弄巧成拙。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于敏在长达28年的氢弹理论探索中隐姓埋名,始终淡泊明志,即使后来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改革先锋”称号,依然拒绝“氢弹之父”的称号……变化的是岁月、职位和名声,不变的是格局、眼光、胸襟和气象。唯有做到权重愈慎、位高愈谦、志得愈恭,去躁气、祛傲气、除戾气,剔除喧嚣、浮躁与功利,保持初心如故,方能成就事业。

谦素,说到底是一种精神和境界,是一种涵养和美德。让谦素成为党员干部一种自觉、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美好的品质,不因官位高而自矜,不因权重而自傲,不因业广而忘乎所以,言下有自谦自语,为人见襟怀气度,处事格局宏阔,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时代的使命职责,才能更好地在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为强军兴军汇聚磅礴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