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全国优秀志愿者、优秀退役军人郑志义的党课,引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人武部官兵思想共鸣——

距离北京有时差,对表对标无误差


■赵怀安 李文捷 本报记者 贾广宇

3月下旬,西北边陲冰开河化,景色宜人。一场“重温党史军史,继承优良传统”的主题党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人武部多功能厅展开。

当天的授课人是该兵团优秀退役军人郑志义。郑志义平时生活节俭,连续多年把节省的工资用于公共事业和资助贫困学生。特别是退休后,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兵团优秀共产党员等。

“我生在旧社会,那个苦滋味儿刻骨铭心。一家人迫于生计只能给地主种地,我母亲身体不好,有一次发着高烧,仍被逼着下地收粮,结果晕倒在麦地,地主见了不仅不让休息,还变本加厉地让她干活,我母亲就这么病死了。我父亲去理论,挨了地主一顿打,几天没有饭吃,被活活饿死……共产党来了,我们穷苦人终于翻身当家做主,真正挺直了腰杆。”说起那段经历,郑志义的眼中噙着泪水。

述往事,思来者。在兵团,王震将军的一首诗流传至今——“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从小听着兵团故事长大的郑志义,转业后一头扎进兵团第六师猛进农场,把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边疆。

郑志义回忆道,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新疆分局吸纳当地各种进步组织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入党,并在剿匪、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斗争中,发展了数千名党员,建立了300多个党支部……

“我们党一步步壮大,靠的是扎根于人民的沃土,靠的是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靠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郑志义的话引起在场官兵共鸣。

“听清历史的回声,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要在练兵备战和戍边守防实践中传承好、发扬好。”该人武部政委张承东说道。

除了党在边疆的发展历程,官兵还从郑志义的授课中了解了党领导兵团各族人民发展屯垦戍边事业的奋斗故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兵团战士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党员更是站排头、打头阵,在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戈壁荒漠兴修水利、开荒造田,并创建军垦农场。兵团第六师的猛进水库就是那时候兴建的,能够灌溉面积数万亩,至今仍惠及周边各族群众。

“整地平如镜,凿渠万里长;引来天山水,为我灌禾秧……”讲到动情处,郑志义唱起了“老兵歌”。

“作为新一代军垦人,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百折不挠的优秀品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增强看家本领,在履行使命任务上继续前行。”在讨论互动环节,专武干部安永明第一个站起来发言。

以史为镜,映照初心。郑志义深情地说道:“‘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党和军队优良传统在兵团开花结果的精神果实,我们既要传承更要弘扬。尽管边疆和北京有时差,但对标党的要求不能有偏差;尽管距北京路途远,但紧跟党中央的步伐一步都不能缓。”

不知不觉间,郑志义老人讲了2个多小时。课后官兵纷纷表示:“要向老前辈学习,兢兢业业把分内工作做好,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跑出我们这代人的强军‘加速度’。”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