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十六年奔波,只为帮烈士寻亲


■张 泉 肖剑峰 本报记者 何武涛

清明时节,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志愿军烈士陵园,25位烈士亲属从贵州、辽宁等地赶来祭祀。送走祭扫者,71岁的余发海来到湖南临澧籍烈士秦国华的墓前,轻抚墓碑喃喃道:“还有你们22位没找到亲人,我得抓紧时间了……”

余发海,赤壁市公安局退休民警。16年前,他第一次来到羊楼洞村得胜山,从此与长眠在这里的142位烈士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2005年,余发海在做完肾移植手术后病休期间,受赤壁市政协文史委的委托,赴鄂湘交界处核查一片革命军人墓群。余发海清晰地记得初次看到墓群时的震撼:那是一大片旷野山坡,荒草丛生,周围没有村庄,也没有道路。一阵风吹过,一个个碑头露了出来。他数了一下,15排,142座。

余发海扯了一把荒草扎成一束,挨个擦去碑上的青苔和灰尘,上面的字迹在岁月的风化和侵蚀中已经变得有些模糊。碑文显示,长眠于此的,既有普通战士,也有团、营级干部。籍贯涉及全国24个省份、118个县市。牺牲时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仅18岁……经过走访当年的见证者、查寻各种档案资料,余发海弄清了墓群的来历:抗美援朝时期,为了救治伤病员,部队在羊楼洞村筹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七预备医院。5年时间,前后收治抗美援朝前线和剿匪前线转运来的伤病员3000多人。其中,有142人因为伤势过重,救治无效去世,被安葬在当地。后来部队撤走了,墓地渐渐掩没在荒草中。虽然当地村民一直在自发保护墓地,但几十年来,没有一位烈士亲属前来祭奠。

搞清了烈士墓的来历,余发海的任务就算完成了,然而,他却无法为调查画上句号:“我一定要为这些英烈们做点什么。”于是,他踏上了为烈士寻亲的征程。

根据碑文上的信息,余发海一一发函寻亲。然而,时隔已久,很多地方已经改了名,行政区域也有了新的划分,加上不少碑文地址不详,且充满方言和近音字,这让寻人难度倍增。最初寄出的信,几乎全部石沉大海。就在余发海有些心灰意冷时,他收到了河南籍烈士刘义斋的儿子寄来的回信:“家里一直不知道父亲为革命牺牲的事,找了几代人,一直没有父亲的消息。求求你把我带到我爸爸那里看一看……”

这封带有泪痕的信坚定了余发海为烈士寻亲的决心。此后,他找来了各地地图册、地方志等书籍,认真研究每个地址,对碑文信息进行校正。只要有一点线索,他便自己买票前往当地核实。十几年下来,光车票就积了一抽屉。在他的影响和感染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为烈士寻亲的队伍中。2008年,当地政府将这片墓群修葺扩建为烈士陵园。陵园管理所现任所长张建平介绍,142名烈士中,除了3位因墓碑信息不全无法追寻外,已有117位已经找到了亲人。

“胡金海,12军35师104团3营8连战士,四川江津(现划归重庆)高歇乡人。1953年牺牲,牺牲时22岁。”这是其中一座烈士墓的碑文。2007年,当人们为烈士寻亲时,意外发现胡金海还活着。原来,在一次战斗中,敌军投下燃烧弹,一位战士被大火严重烧伤,身上的衣服都烧没了。胡金海将身上的衣服脱下披在战友身上。后来,这名伤员被后送,不幸在医院伤重不治。医护人员根据衣服口袋里的“生死牌”,为他制作了墓碑。“我活着却成了烈士,而躺在烈士陵园的那个战友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已经白发苍苍的胡金海在子女的陪伴下,来到羊楼洞,对着那块写着自己名字的墓碑泪流不止:“今天,我代表亲人来看你,我们都是你的亲人。”那天,胡金海在每一块墓碑面前敬礼,一共敬了142个军礼。这一幕,让余发海动容,也催促他加快了为烈士寻亲的步伐。

时间已经过去了70年,关于烈士们的资料少之又少,找到烈士亲人的难度也在加大。但余发海和志愿者们表示,他们不会放弃,因为寻找的不仅是烈士的亲人,也是英雄的初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