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在生联读“火”


■赵宽宏

生联,好小好小的地方,是贵州省长顺县种获乡的一个村。在这里,我觅得举在岁月深处寒冬里的一把“火”,感慨不已。

自然,我说的这把“火”,不是通常人们目视到的摇曳的火焰,而是闪烁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星星之火,是点亮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希望之火——红军标语。

那是1935年的4月,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岁月确实黑暗如严冬。而红军的标语正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烛照漫漫长夜中的中国。

标语虽小,作用却大。它要言不烦,活泼形象,正确贴切,朗朗上口,深受老百姓喜爱。因此,1934年邓小平主编《红星》报时,就转载过一篇《实行连队写标语竞赛》的文章,“为着把我们一切标语口号更深入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的斗争,因此,我们号召各连队写标语竞赛。具体办法如下:一、凡是能写字的战士,每人练习写熟一条至十条标语;二、每人每天都写一条至五条标语;三、标语可用毛笔、炭笔、粉笔、石灰块等书写(不管字的大小);四、凡是宿营地及大休息地的墙壁都要写满标语……”于是,红军在长征途中,一路艰难前行,一路书写革命标语。有人做过统计,如今在当年长征路上还能够看到的红军标语,尚有数千条之多。作为一种宣传载体,当年红军在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揭露社会黑暗、发动群众团结抗日方面,的确起到很大的作用。

生联的这把“火”,是中央红军1935年4月10日至13日经过贵州长顺时播下的。2016年,时年90岁的生联村民陈学明老人,回忆起当年红军过境时的情形,仍记忆犹新。那天早上,听说红军来了,大家就都往山上跑。这一带的老百姓很穷,因为连年兵乱,不知红军是什么性质的队伍,所以听到有部队来便往山里跑。当年9岁的陈学明也跟在大人后边跑,可没跑多远,遇见了红军的队伍。红军穿的衣服有灰色的、蓝色的,还有穿便装的。队伍里有人大声招呼惊慌的村民,告诉他们红军是穷人自己的队伍,后来大家就都回了村。因为红军纪律严明,吃粮菜、用物品都花大洋买,还帮村民砍柴做事,村民们终于认识到这是老百姓自己的部队。

之后,生联村民们就在一些房屋的墙上看到了红军点燃的“火”——书写出的各种标语。2012年,当地政府利用生联村当年的老旧民居,建了一座“长顺红军标语纪念馆”。贵州是多民族地区,在开放式的纪念馆大院内,一幅又一幅具有民族特色的标语次第展现在人们面前:“反对国民党压迫与屠杀苗、瑶等弱小民族”“政治上、经济上苗人、侗人与汉人有同样的权利”“反对王家烈、犹国才对苗人的一切苛捐杂税”“红军是保护苗、瑶、侗、回等弱小民族的”……在纪念馆的山墙和后墙上,“打倒不去抗日专来屠杀中国工农红军的国民党”“拥护苏维埃中央政府对日作战”两幅长度超过7米的标语至今保存完好。这些标语是用石灰和锅底黑灰调和后写成的,因此不容易褪色和消失。

纪念馆还陈列有一些实物、图片和文献,集中展现了中央红军主力经过长顺留下的文物。这些文物中,有个“红军升”颇为引人注目。

人是铁,饭是钢,部队行军打仗要吃粮。村民马廷方将藏起来的粮食装满6个麻袋,每袋约160斤,用3匹马驮运到生联村红军驻地,无偿送给红军。他说:“红军是我们老百姓的队伍,我捐点粮是应该的。”可红军坚持要用钱买,并说:“你不收钱,这粮食我们是不会要的。”接着一个伙夫模样的红军战士拿出一个升子,一升一升地称量粮食,按市价计算后,递给马廷方20块银圆。马廷方当晚回到家收拾麻袋时,发现把红军的那个升子也带了回来,上面还刻有“红星政府”的字样。当时天已黑,他心想等第二天再给送回去。没承想军情紧急,第二天天不亮,红军就开拔了。这个“红军升”就这样留在了生联村的马廷方家,成为他家的传家宝。那年红军标语纪念馆成立时,马家将“红军升”捐给了纪念馆;之后,这个“红军升”又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发生在1935年春有关“红军升”的这段佳话,让人动容。

那一年,中央红军途经长顺,留下许多红军标语和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标语作为宣传群众、瓦解敌军、鼓舞斗志的重要武器,载体虽小,容量却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这些红军标语像火一样,历经时光洗礼,仍能向人们展示那段光辉的峥嵘岁月。

踱出长顺红军标语纪念馆大院,来到左侧的小山岗下,树木森森,满目苍翠。那阵阵林涛,似乎在向人们诉说中国革命的历史风云。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然而,生联的“火”告诉一辈又一辈后来人,革命精神永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