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半条毛毯背后的故事


■马 崇

“没错,就是它,在朝鲜陪我度过了近千个日日夜夜……”6月4日,在辽宁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的一个展柜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指着展品激动地告诉儿子,这就是7年前自己捐赠的那条坑道毛毯。

周围的观众闻声聚了过来,一起听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丁静宜老奶奶讲述半条毛毯背后的故事。

1951年3月,年仅19岁的丁静宜作为志愿军50军军直卫生所卫生员,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异国他乡战斗生活了3年。

在朝鲜,她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运送药品。因为药品和器械不在同一山洞,相隔较远,她经常冒着呼啸的炮火在两个山洞间来回运送药品。战斗打响后,她和战友们要在枪林弹雨中抢救志愿军伤员。

“1953年4月12日,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悲伤的夜晚。当时,我在卫生所,一山之隔的军部方向突然传来剧烈的爆炸声。当我们翻过山坡时,看到的已是一片火海,敌机仍在不停地轰炸。我们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那一整夜都在拼命抢救伤员,我们的副军长蔡正国就是在那次轰炸中牺牲的。”

“阿姨,当时您怕不怕?”有年轻人问到。“哪有时间怕啊,那会儿就是一心想着救人,虽然飞机炮弹一直在头顶上呼啸,但我们已经顾不得了,我身边的战友们都是这样。而且我入朝之前就已经是党员了,战场上就得更加勇敢。”丁老指着展墙上的一张坑道照片回忆道:“这是当时我们自己开凿的山洞,平时是我们睡觉的地方,敌人飞机大炮打过来的时候就是防空洞。山洞很窄,只够两个人躺下,没有床没有被,我就铺上玉米秆,盖上毛毯,在朝鲜,这条毛毯陪伴了我3年。”

“这条毛毯是我最宝贵的记忆。”丁老说,她退休后也一直用着这条毛毯。毛毯因为年头太长,磨损严重,每次破了小洞,她都会非常细心地缝补,实在不能补好了才用剪刀小心翼翼剪掉。随着岁月流逝,一条毛毯就剩下半条了。后来,条件好了,她就把毛毯洗干净收好,当成宝贝很少拿出来给人看。2014年获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征集抗美援朝纪念品的消息,丁老改变了主意,与其让毛毯留在自己家里压箱底,不如捐出来供后人参观,让更多的人铭记那段历史,于是,将毛毯捐赠。

只要身体允许,丁老每年都会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看望那些牺牲的战友们。站在战友墓前,送上一束鲜花,斟上一杯醇酒,诉说自己的思念:“老战友,我又来看你们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