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红色家风铺就人生底色

——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子追忆家庭往事


■李学文

清风拂过,椰林摇曳。海南省文昌市张云逸纪念馆,一位古稀老人在铜像前凝视许久……

老人名叫张光东,是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子。岁月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一道道浅浅的皱纹,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深邃的眼眸炯炯有神。时光的流逝并未冲淡记忆,谈及父亲张云逸的往事,他娓娓道来。

“在我孩提时,父亲虽忙于工作,但他对我说过的每句话都振聋发聩,让我受益匪浅。”聚少离多是军人家庭的常态,作为将领的孩子也不例外。张光东的童年虽然缺少父亲的陪伴,但父爱并未缺席。父亲的谆谆教导,从小就在张光东的心里埋下一颗从军报国的种子。

父亲曾给张光东讲述自己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战斗经历,年幼的张光东问父亲,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参加革命。

张云逸语重心长地说:“你还小,不懂旧社会的黑暗。旧中国战火纷争,国将不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国民党军队里,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升官发财而勾心斗角,因此我感到失望。后来目睹共产党团结人民群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劳苦大众能过上好日子,我看到了曙光,唯有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才能救中国。所以我冒着生命危险,放弃当时在国民党军队的职位,辗转加入共产党。不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也不是为贪图安逸,而是为了改变旧社会、解放劳动人民。”

“做人做事要有信仰,要为大局着想,不要看重个人得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做对社会负责、对人民有益的事。”父亲的这一席话印刻在张光东脑海里。多年后,张光东也常常将这些话挂在嘴边,教育自己的子女。

“不搞特权,不搞特殊,不拿公家的一丝一毫”是张云逸立下的家规家训。张光东上小学时,跟随因工作调动的父亲从山东来到北京。刚到位于南池子的新家时,张光东看着屋内一个木雕装饰品好奇问道:“这个能拿来当玩具吗?”父亲表情严肃:“这个院子里的东西都是公家的,不是个人的。要好好爱惜这里的每一样东西,以后还得原封不动地归还给国家。”张光东看着父亲,放下了手中的木雕。

由于是异地转学,有人建议张云逸把儿子送去干部学校八一小学。张云逸说:“不搞特殊,就让他去普通学校,去北池子小学,离家也近一些。”

张云逸时常教育张光东“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小学到高中,张云逸要求儿子填写表格时,家长一栏只填母亲的名字。张光东疑惑道:“要是别人问起为啥不填父亲的名字,我怎么回答?”张云逸说:“母亲也是家长,别人要是问起,你就说父亲在外地工作,不在北京。”从小到大,张光东在学校都没有被特殊照顾,一直和同学们打成一片。

“以遂初志,而尽己责”是张云逸践行一辈子的信念。严于律己、严于用权、严于管教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张光东的成长,激励他刻苦学习、发奋图强。后来,张光东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接过父辈的钢枪,成为一名军人。

“毕业分配的事,父亲没有讲过一句话。”军校毕业,张光东选择去了四川的大山深处,“我工作的地方是从大山沟进入中山沟再进入小山沟,在大山里待了4年。”

“那时,工作环境很潮湿,身上的衣物总是湿漉漉的,营院周围草木丛生,蚊虫肆虐,虱子跳蚤时常往身上窜。我经常会想起父亲对我说过的话,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人生有很多选择,可以选择好逸恶劳,也可以选择艰苦奋斗。选择只是一种方式,要寻求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守初心,心有所念,定能行远。”回首在大山里的工作经历,张光东的言语中流露出乐观和昂扬。

抗日战争时期,张云逸任新四军副军长,曾发表《克服浪费,厉行节约——在二师供给会议上的讲话》。他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带头节俭的同时,还在生活中教育子女克勤克俭。

勤俭不是一时的节约,而是一种习惯,是贯穿一生的坚持与努力。一张字条,一句话,一个故事,承载着一段以廉为荣的家庭记忆。

“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很朴素,衣物穿了很多年都不舍得扔,袜子、鞋子破了又补。他常说,缝缝补补旧的也会变新。家里厨房贴着父亲手写的标语‘有时需作无时想,莫待无时想有时’,时刻警醒家里每个人都不要浪费粮食。平时家里的剩菜,都会留着下顿吃。”尘封的记忆涌上张光东的心头,往事历历在目。

张云逸经常跟张光东讲述革命时期缺衣少食的经历:“那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要挖野菜啃树皮,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但是也不能浪费,不能忘记当年的饥贫。”

有一件事,张光东记忆最深刻。上小学时,他和同学一起勤工俭学,在学校磨豆浆。回家后,他给父亲讲述了劳动经过。

张云逸和蔼地笑着问道:“磨豆子所剩下的豆渣怎么处理?”

“豆渣都被倒掉了。”

张云逸叹了一口气:“豆渣可以吃呀!下次你再去帮忙磨豆浆,和老师沟通一下,将所剩豆渣收集起来带回来,别浪费粮食。”

张光东按照父亲的交代,第二天去劳动时和老师商量后,将豆渣带回家中。晚上,张云逸亲自下厨将豆渣烹饪后端上餐桌。

张光东对笔者回忆道:“菜端上桌后,父亲对我说‘快尝尝,味道如何’。只记得当时那道菜很难下咽,我还被呛到了,但我还是点了点头,说味道挺好。”

看着张光东心不甘、情不愿地吃下“粗糠硬饭”,张云逸轻轻地拍了拍儿子的后背,意味深长地说:“这些粮食都是农民的血汗呀!我参加革命时,常年和农民打交道,他们很不容易,披星戴月,任劳任怨。劳动的过程很艰辛,我们要懂得节约,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

张云逸的言传身教让张光东念念不忘。读懂父亲的同时,张光东也点亮了自己的心灯。在山区工作的那段时间,身在异乡、水土不服,但张光东牢记父亲的教诲,爱惜粮食。“那时候在大山里,饮食习惯差异大,我有时食欲不振,但盛到碗里的饭都要逼着自己吃完,从不会浪费,也经常劝诫身边的战友爱惜粮食。”

家是美德传递的起点。张光东说,父亲常对他说的话就是“对待他人要热情和善”。父亲身边的警卫员曾向张光东讲过一件事,让他感触颇深。

“父亲在山东工作时,有一次去农村考察,走到一户村民家里慰问。老乡很热情,挑挑选选拿出家里相对较完整的瓷碗,但上面还是有些许残破之处。瓷碗很脏,老乡用一块不太干净的抹布擦拭,准备倒水接待。随行警卫员拿出携带的杯子放到桌上,父亲严肃地说:‘把杯子拿走。’然后端起老乡的瓷碗喝水,和老乡聊家常。”

离开老乡家后,张云逸言辞恳切地对警卫员说:“我们到老乡家里,他拿出家里最好的碗接待你、给你倒水,你还要拿自己的杯子,就是对老乡不尊重,嫌弃人家的东西不干净,这样不礼貌。我以前也是农民,参加革命就是为了人民能够过上好日子。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人民群众帮忙运送伤员,出资捐物支持我们。现在解放了,我们从群众中来、更要到群众中去,对待他们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去了解、去改善他们的生活。”

搬到北京居住后,遇到张光东的同学来家里做客,张云逸总是对警卫员说“别拦着”。一次,有陌生人敲门,警卫员隔着门问话,张云逸得知后,对警卫员说:“隔着门待人不敬。以后有人来访,把他请进来聊。”

张云逸以德立家,默默影响着张光东的待人接物方式。张光东在山区工作期间,有时要上山支农,乡村距营区较远,沿山路攀爬而上要走几个小时。那次到一处偏僻的山村帮村民干农活,因为路途遥远,中午只能在老乡家就餐。“那户村民住在破旧的木屋里,养了一只猫。干完农活吃饭时,他们拿了一个很旧的瓷碗盛上米饭,放在桌上。孰料那只猫突然蹿到桌上,吃着给我准备的米饭,我发现后立刻将猫驱赶。老乡家里也没有准备多余的饭菜,我没有挑剔,把这碗被猫啃食过的米饭吃完了。”

如今,张光东已退休,却依然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他对笔者说:“我想通过我的努力,讲好红色故事。希望年轻一代能够以勤俭节约为荣,坚定初心信仰,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