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战火燃亮智慧之炬


■焦凡洪

抗战老兵孟昭身的一大爱好是拿着放大镜看地图,经常把图上密密麻麻的点线组成的网络比作大脑神经。他说:“战争年代打胜仗,就是要把指挥部图上的作业变成战场上的作为。我们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既要靠勇敢,有血性;还要靠本事,有智慧。”

他今年94岁。

1942年春节刚过,15岁的孟昭身要去参加八路军。他和村里另一个青年在一名抗战干部带领下,从一日早晨出发,直到傍晚才在鲁西南一个村子找到八路军金乡县大队化雨区中队。

区中队指导员苗敬朗见到在风雪中奔波了一天的孟昭身3人,马上让通信员去找了4个高粱面窝头回来,请房东大娘切成片煮了再撒点土盐水,让他们每人吃上一碗。

孟昭身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一边想:这八路军的干部真善解人意,先解决我们的冷饿问题。这第一顿“革命饭”,吃得香。

放下饭碗,孟昭身就急不可待地说:“指导员,快发给我们枪吧,我们要当八路军!”

苗指导员笑着问:“你们为什么要参加八路军?”

孟昭身说:“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和老百姓一个心眼。爹常讲,打铁要靠锤和砧,当兵要当八路军。”

苗指导员点着头:“当八路军可苦啊,我们经常饿着肚子去打仗。”

孟昭身说:“我从小跟爹娘要饭,什么苦都不怕。”

苗指导员又说:“打仗要流血,我们随时准备牺牲!”

孟昭身答:“我都死过几回了!听娘说,我1岁半那年家中的茅草屋塌了,差一点被砸死;3岁半那年让地主的马车撞了,差一点被轧死。后来我记事了,看到的是日本鬼子杀人放火,我如果不是藏得快早没命了。所以,打仗我不怕死!”

苗指导员给孟昭身2人每人发了一件棉衣和两枚手榴弹:“八路军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小伙子!”

从此,孟昭身背着两枚手榴弹走上抗日战场。

1943年春,在偷袭日本鬼子炮楼的一次战斗中,一块弹片打进孟昭身的右脚。他用手捏住弹片的头,一使劲便把弹片拔了出来,血把鞋染红一片。分队长戴青兰说:“小孟,你挂彩了!”说着背起他跑到一户老百姓家进行包扎。

休养半个月,孟昭身的伤好了。他问苗指导员:“为什么我们负伤又叫‘挂彩’‘挂花’呢?”

苗指导员说:“这鲜红的血不正像‘彩’像‘花’嘛!这也是讲我们为革命流血是光荣的。我们流一次血,就经受了一次考验,打仗就多了一分智慧。”

孟昭身说:“这血不能白流!”

不久,县大队得到情报:20多个日本鬼子乘坐一辆汽车要路过一个偏僻村庄。在这场伏击战中,县大队共击毙日寇10人,炸毁敌汽车一辆,受到上级表彰。大队领导表扬孟昭身亲手击毙一个日本鬼子,好样的!

孟昭身被调到区中队队部当通信员,这使他与指导员苗敬朗有了朝夕相处的机会。苗指导员入伍前是教书先生,装着一肚子墨水儿:“小孟啊,你打仗脑子像枪的撞针一样反应快、机灵,不足的是缺少文化知识。”

一说到文化,就勾起了孟昭身的辛酸往事。他摸了摸军装说:“小时候家里穷,别说褂子,连双鞋都没有,念不起书……不过也没关系嘛,我现在不照样能打仗。”

苗指导员说:“你以前不识字我理解,现在参加了革命要学文化,有了文化就如虎添翼,可以更好地打仗。你若愿意,我给你当老师。”

“那太好了!”孟昭身高兴得跳起来。

苗指导员用毛笔把中队花名册上干部战士的名字写在纸上,让孟昭身一个一个地认。孟昭身学习特别有劲头,把指导员写的字装订成“课本”,用一块布包起来带在身上,一有空就掏出来念,拿根棍儿在地上写……每当学会一个战友的名字,他就突然跑到人家面前说:“我认识你了!”弄得战友一头雾水。孟昭身又神秘地说:“我在书本上认识你了!”惹得战友们哈哈大笑。

苗指导员一边教孟昭身学文化,一边给他讲革命道理。再看到上级发的一些文件时,他感到既有墨香又有硝烟芳香,使人长学问!

长了学问更会打仗了。敌人的炮声一响,他能判断出其武器型号及炮弹飞行的速度、距离,对手榴弹远投怎样命中目标、近掷如何把握拉弦火候,都摸索出一套规律。他说:“我心里有了‘准星’!”

孟昭身要调到县大队当通信员,临行前,苗指导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孟啊,要争取早日入党,成为队伍中的带头人。”

1944年5月,孟昭身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个月后,被选为党小组长。他记住了老指导员说的话:“要当共产党员就要做挺立在队伍前面的硬汉子,一是腰杆子硬,有精神;二是枪杆子硬,有本领。”

战火淬炼战力,烽烟锻造先锋。从抗日战争战场到解放战争战场,孟昭身由战士成长为一名干部,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一纵二旅五团四连任指导员。

1947年12月下旬,孟昭身所在部队解放了河南重镇汝南县,随即展开发动群众、建立新政权的工作。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勾结土匪活动猖獗。一天,两名骑兵去接在外工作的团长曾常柏回团部开会,结果在去的路上被土匪残忍杀害。得知消息的曾团长震怒,点名让孟昭身带部队歼灭这股敌匪。

这股敌匪非常狡猾、狡兔三窟,孟昭身先深入到群众中去摸情况。他了解到一个村姓刘的老汉被匪首“苗司令”毒打,正在家中养伤,便来看望。可这位刘大爷慑于敌匪的淫威,什么也不敢说。孟昭身又做其家人思想工作,其女婿提供了敌匪的活动行踪。

孟昭身实地侦察研判敌情:这股土匪白天藏匿在万寨村一户地主的大院里,晚间出来吃喝嫖赌、为非作歹,清晨他们睡觉时是歼灭的最佳时机。但敌匪在当地安排了很多耳目,消息灵通,不宜派大部队清剿,最好是带小分队突袭。

这天一大早,孟昭身带9名官兵出发了。他们化装成农民模样,分散进入万寨村。到了地主大院,孟昭身飞起一脚踹开大门,带领官兵冲了进去。在靠门口的一间房内,“苗司令”和4个敌匪正在睡觉,听到动静后刚想摸枪,就被我官兵制服。

解放军没费一枪一弹活捉匪首“苗司令”,在当地产生很大影响,有助于新建立的地方政权打开工作局面。曾团长对孟昭身说:“这次任务你完成得漂亮。我就知道你打仗有点子!”

这点子是在血染的土地上长出来的。孟昭身深知,自己作为连队的党代表,是官兵的主心骨,只有勇敢地去接受枪林弹雨洗礼,才能磨炼筋骨,增长心智。

1948年11月,孟昭身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战友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精神。12月初,围歼国民党黄维兵团的歼灭战在双堆集打响。一天晚上,孟昭身所在连队在外围发起进攻时被卡住了:敌人筑起的铁丝网有2米高,连队派出多名战士上去爆破,没等爬到铁丝网前就都牺牲了。孟昭身提示连长:“你看今晚这月色特别亮,我们的军装又是灰的,在平原地区很容易暴露目标。”连长说:“是这个问题,爆破手需要伪装。”这时,一名副排长脱掉棉袄棉裤,身上只剩了一条裤头:“这就是最好的伪装!”说着抱起炸药包就向前爬去。排里的战士也学着副排长的样子紧跟在后面,与严冬的黄土地和寒冷的月色融为一体,骗过了敌人的眼睛。那高高的铁丝网在轰响中被摧毁!

官兵们就是这样燃血肉之躯、擎智慧之炬勇往直前。连队在攻击敌盘踞的一个村子时又严重受阻:前面是一座油坊,敌人2个排的兵力依托工事进行密集的火力封锁。必须立刻炸掉这个据点,但是,连队已没有炸药包。官兵们就把干粮袋装上炸药、安上导火索,制成爆破武器。这种“炸药袋”虽然简便适用,但导火索的引燃不如炸药包敏感快捷,几次爆破都没成功,牺牲了6名战士。

孟昭身敏锐地观察着,每一根神经都在燃烧。突然,他向卫生员要了把剪刀,纵身跃了出去,匍匐快速接近油坊。在火力掩护下,他用剪子把“炸药袋”上的导火索“咔嚓”剪了一刀。这一刀充满战斗的诀窍:由于在导火索上开了一个新茬口,使其引药更好地暴露出来;这一刀是斜茬剪下去的,又增加了火药的受火面。接着,他把火柴盒紧贴在导火索上,将火柴棒往前快速一划,导火索“哧哧”地被点燃了!顿时炸声震天,浓烟滚滚,孟昭身不仅燃着了自己带的“炸药袋”,连战士之前送上去的“炸药袋”也一起引爆。在爆炸声中,部队汹涌而上!

目睹孟昭身这一英雄壮举的司号员南启祥,哭喊着扑向油坊:“快救指导员!”南启祥和卫生员在废墟、尸体中扒啊找啊,最后在一个牛棚里把昏死过去的孟昭身找到。爆炸的强大气流已把他推出10多米远,浑身是血。

孟昭身被送到战地医院,躺了6天昏迷不醒,最后已摸不到脉搏,医院为他挖好了墓穴。就在医护人员悲痛地去安葬他的路上,发现他又有了一丝气息,于是赶紧抬回医院抢救。直到负伤后的第8天,孟昭身终于苏醒。曾团长马上带着机关干部来看他:“小孟太好了,你又活过来了。告诉你个好消息,上级已决定为你记大功一次。那一天你用惊天动地的一爆,做出了党员干部的好样子!”

笑容挂在孟昭身肿胀的脸上,他激动地说:“谢谢首长……我这醒过来试了试,脑子还好使,还能打仗!”

能打仗,打胜仗。那一刻,大家从孟昭身的眼里分明看到一种智慧之光……

回首这些战斗岁月,老战士激情壮怀。孟昭身说:“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路上,我这个老兵还要发一分光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