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搬 迁


■刘 凌

受组织委派,我到杨家坪村担任第一书记。

镇武装部长老杨驾车送我去报到,不料半路上车抛锚了。我步行3公里,10时许,终于到了杨家坪村部。

村部在居民点最东头的那排房子里。杨家坪村居民点是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是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修建,由几个自然村搬迁合并而成。

“欢迎第一书记!”一位女士笑吟吟地走过来说道。原来,过了约定时间我还没到,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去抗旱了,交代村妇女主任周主任等我。

周主任热情地帮我拿行李、带我去宿舍。进门我就看到桌上放着一壶油和一袋米,门口还有一辆半新的自行车。“这是村委会为你准备的。你可以自己做饭,也可以到居民家搭伙。我们村面积大,工作时骑自行车会方便很多。”周主任爽声说道。

“村民都搬迁到居民点了吗?”我随口问道。

“都搬迁了。哦,还有一家,不对,她女儿一家已搬迁了,应该是还有一人。”周主任的脸色沉了下来,欲言又止。

“哪一个人不愿意搬迁啊?”

“东头山腰的李大妈。”周主任边说边指了指窗外,“呃,就是那家。”

安顿好后,我看到窗外不远处李大妈家正飘出炊烟,忽然心里一动:何不去李大妈家看看?拉拉家常,做做思想工作,动员她搬迁,这也是我到杨家坪村做的第一件事。

我把桌上的油和米绑在自行车后座,沿着山路逶迤而上,不一会儿,就到了李大妈家门外。听到小狗汪汪叫,一位大妈走了出来,容颜有些苍老,两眼却特别明亮有神:“同志,你找谁?”

“您好!您是李大妈吧?我是村里新来的第一书记。”

“听说村里会来一个第一书记,就是你啊!快请屋里坐。”

李大妈家的房屋保留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貌,3间土砖瓦房,杉木门窗。一间堂屋,一间卧房,另一间是半间灶房、半间放着农具杂物,3间房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忽然,我看到堂屋的墙上挂着一个镜框,看上去有些年头,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镜框里火红旗帜和庄严国徽下面的一行字让我心头一震:革命烈士证明书!接下来的几行字像跳动的火焰灼痛我的眼睛:“李正文同志在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颁发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他婚假还没休完,就接到火速归队的电报。走时,他对我说:‘好好在家,等我回来。’第二年,我生下了我们的女儿,他没有回来。我等啊盼啊,盼来的是这张革命烈士证明书。他不会骗我,一定会回来的。这3间房是我们结婚的新房,我不能离开这房屋,万一他回来找不到我、找不到我们的家咋办?”李大妈在我身后哽咽道。

我的眼眶瞬间盈满泪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冲出屋外,卸下自行车后座的油和米,擦了一把眼泪,回到屋内,拉着李大妈的手说:“大妈,这是镇政府慰问军烈属的油和米,请您收下。”李大妈擦了擦眼睛说:“政府年年‘八一’和新年都来慰问,我也没什么困难,不用政府操心。他要是回来了,知道政府为我操心,会怪我的。”

“我回来啦。”忽然,屋外传来声音。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走进屋来,朗声说道:“外婆,学校放假,我回来啦。”看到李大妈眼圈红红,少年搂住李大妈:“外婆,你又想外公了吧!刚在回来的路上,我遇到了杨伯伯,听说下半年征兵快开始了。我和同学们都想报名参军,说不定还能分到外公的老部队呢。”

晚饭后,村委会班子成员开会。大家讨论了近期抗旱保收的各项措施后,提到了李大妈搬迁的事。我说:“李大妈不愿搬迁,那就先不搬迁,后面的工作,由我来做吧。如有什么责任,由我这个第一书记承担。”

时至9月下旬,山里寒意已浓。欢送适龄青年入伍的热烈气氛将杨家坪村渲染得暖意融融。人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向投身军营的年轻人致敬。在村部门口,我看到李大妈正在和一身绿军装、胸佩大红花的外孙道别:“到了部队好好干,练好本领,像你外公一样保家卫国。”

“外婆,我都记住了,您放心吧。我参军的部队正好是外公的老部队,我会把关于外公的信息带回来的。您别挂念了,就放心地搬迁到居民点和我爸爸妈妈住一起吧。”李大妈满脸泪水,不停地点头:“好,好……”

保家卫国终不悔,驰骋疆场献青春!高挂在村部门口的征兵宣传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为一代又一代的军人歌唱。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