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山东省荣成市人武部组织预定新兵参观刘公岛进行国耻警示教育——

甲午思痛,知耻明志话担当


■李超阳 本报特约记者 管水锁

“坚决听党指挥,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到边防一线去,到高山海岛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9月1日,山东省荣成市人武部100余名预定新兵,在参观完甲午海战遗址后,纷纷向组织递交了决心书。

“忘战必危,知耻明志。我们组织预定新兵赴甲午海战遗址参观,目的是利用屈辱历史警示大家勿忘国耻,解决‘为什么当兵、当什么样的兵、怎样当好兵’的问题。”威海军分区领导介绍,他们开展“铭记甲午之殇 、立志从军报国”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参观一次甲午海战遗址、上一堂甲午战争教育课、组织一次“铭记甲午国耻、做新时期卫国戍边人”演讲等“五个一”活动,引导大家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担负起强国兴军、巩固国防的历史重任。

“东泓炮台位于刘公岛最东端,是当年清军修建的6座炮台之一,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在讲解员李翠翠的引导下,预定新兵们抚摸着锈迹斑斑的克虏伯大炮,思绪瞬间被拉回了写满屈辱与悲壮的甲午战场。

距离东泓炮台10余米处,一座刻着“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的石碑格外醒目。2018年6月,习主席在视察刘公岛时语重心长地指出:“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这块石碑犹如一口口硕大的警钟时刻警示人们:勿忘国耻,励志图强!

“1894年7月25日,日本蓄意派军舰偷袭清政府运兵船‘高升’号,又于28日集结4000兵力,向驻守在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对清政府不宣而战。”在甲午战争陈列馆,听着讲解员的讲述,预定新兵们看着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和残留的军舰零部件,脑海里回放着邓世昌、林永升等爱国将士浴血抗敌、为国捐躯的壮举。

“甲午战争陈列馆我随父母来了3次,每次心情都很沉重,每次都有新的感悟。今天再次重温这段历史,加深了我对‘落后就要挨打’的理解,坚定了我以耻为戒、知耻铭志的决心。”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的孙超感慨地告诉记者。

“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当兵就要当打胜仗的兵。”预定新兵魏宇豪告诉记者,他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每次听爷爷讲述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故事时,都暗暗发誓,长大后参军报国,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去捍卫祖国的安全和军人的尊严!

追昔抚今,落后挨打、忘战必危的警钟在耳畔长鸣。大海边,军旗下,预定新兵们面对“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的石碑,发出铮铮誓言: “强军有我,请祖国放心,屈辱历史不会重演!”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