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白玉贤老人3年缝制1400多双鞋垫,送给新疆军区某工兵团官兵——

“不能让一个线头硌着孩子们的脚”


■李佳鹏 单宝玉 本报记者 贾广宇

9月8日,天气清朗。上午,白玉贤老人的家里像往常一样,又响起旧式缝纫机的“吟唱”——“哒哒哒”是走线的声音,“吱嘎、吱嘎”是脚踩踏板的声音,两种声音相和,宛如一支恬静的曲子。

白玉贤今年70岁,曾是新疆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的讲解员,因为热心国防事业,退休后被新疆军区某工兵团聘为“编外指导员”,官兵都亲切地称她为“白奶奶”。

“白奶奶,我们来看您来了!”听到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白玉贤连忙停下缝纫机上的针线活,起身去开门。“孩子们,快进来!”看到新疆军区某工兵团的官兵,白玉贤高兴得合不拢嘴。

“白奶奶,我们这次是代表战友们来感谢您的。垫着您一针一线缝制的鞋垫,我们的心感到很暖,战友们都说,跳得更高了,跑得更快了!”顿时,屋子里充满欢声笑语。

原来,从3年前开始,白玉贤就坚持为官兵缝制鞋垫,截至今年“八一”,累计送出鞋垫1400多双。这些鞋垫颜色统一、材质相同,每一双都裁剪整齐、针脚密实,还细致地标明了鞋号。

谈起做鞋垫的原因,白玉贤回忆道,2019年年初的一天,她去商店,看见几名战士在一家货摊前挑选鞋垫,上前询问后了解到,战士们每天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有时候买的鞋垫不合适,总从鞋子里往外“钻”,所以大家会在可以外出的时间来商店买一些合适的鞋垫。于是,擅长针线活的白玉贤,便萌生了为官兵做鞋垫的想法。

说干就干,白玉贤去市场买来棉布,利用家中的缝纫机,在当年的“八一”前,加紧赶制了400余双鞋垫,送到官兵手中。去年,由于疫情原因,老人虽然没能来到部队送鞋垫,但手中的针线活一直没有停。今年8月1日,白玉贤再次来到该团,把精心制作的1000余双鞋垫亲手送到官兵手中。

“想着孩子们垫着我做的鞋垫训练,我的心里就特别满足。我用的都是纯棉面料,会比市场上卖的鞋垫要略宽一些,垫起来会更舒服合脚。我用缝纫机缝制的时候,也十分细心,不能让一个线头硌着孩子们的脚。”说这话时,老人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欣慰。

随后,官兵来到白玉贤每天制作鞋垫的房间参观。房间里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床和一台缝纫机,缝纫机上摆满了制作鞋垫的工具,床上铺着做鞋垫的原材料和已经做好的鞋垫。老人的丈夫李忠义告诉记者:“老伴每天都会花两三个小时为官兵做鞋垫,这几年,仅缝纫机的皮带就用断了好几根。”一位官兵曾经粗略计算过,缝一双鞋垫前前后后需要20多分钟,1400多双鞋垫就意味着至少要付出460多个小时。

一针一线含深情,军民鱼水一家亲。离别时,老人坚持要将官兵送到楼下,她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孩子们,你们将青春年华献给绿色军营,都是好样的。生活上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需要就来找奶奶,我期待着你们在边疆建功立业。”官兵纷纷回应:“白奶奶,您放心,我们一定刻苦训练,把祖国保卫好!”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