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


■崔贤为 郝东红

近日,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真实经历改编的电视剧《功勋》热播引发收视热潮。其中,《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成功塑造了一名优秀政治干部的英雄形象,在全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剧中,李延年曾告诫班长:“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现实中,李延年也正是靠尊重和信任带兵,充分激发和释放了官兵的才智勇气,带领官兵圆满完成了各项作战任务。

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和依靠官兵是我军优良传统。早在“三湾改编”时,红军就在团、营、连各级建立士兵委员会,规定官长不许打骂士兵。1929年,古田会议更是将“关心爱护士兵”“士兵要尊重官长”写进了会议决议。

尊重与信任是官兵关系的“黏合剂”,是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我军部队每次战斗前都通过召开“诸葛亮会”,组织官兵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扬军事民主,提高执行任务的质效。解放战争中,官兵集智攻关研制出的“飞雷炮”,曾将黄维兵团苦心经营的野战防御地堡炸成废墟;四平攻坚战中,官兵共同摸索的“四组一队”战术有效打击了敌人。这些正是缘于干部骨干对战士的尊重,战士对干部骨干的信任。

随着时代发展,带兵人也面临许多新情况。现实中,一些干部骨干对犯错误和有过失的战士不敢果断纠正、当面批评,怕批评严厉了对方心理承受不了,过于直接了显得自己带兵“简单粗暴”;有的干部骨干对年轻战士呵护有余,大胆磨砺不足、压担子不够;有的干部骨干认为年轻战友想法单纯、阅历单一,与他们推心置腹、坦诚交流不够。凡此种种,既不利于官兵成长进步,也不利于提升基层凝聚力、战斗力。

释放尊重与信任的潜力,需要官兵共同努力。尊重与信任是放手而不是放任。干部骨干应尊重官兵主体地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在训练中严格施训、大胆磨砺;在大项任务面前,要充分相信官兵、依靠官兵,既敢于交任务、压担子,又积极教方法、出主意;普通官兵要尊重上级,敢于乐于为单位建设、战斗力提升建言献策和贡献力量。尊重与信任是团结而不是“结团”。官兵之间“扬善于公堂”是尊重和信任,利益“交换”、彼此“包庇”则是“结团”。尊重与彼此信任不是“一团和气”,不能放下“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要相互“拉袖子”,只有共同督促提高的战友情才利于集体发展、个人进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