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在百年历程中取得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经验,彰显了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的强烈责任担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意志和本领,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向着实现强国强军新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光辉奋斗史,也是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史。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一系列伟大成就的重要成功密码,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铸就感天动地的精神丰碑。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一路走来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我们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仅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人。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斗争中,1800多名党员、干部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从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每一场重大胜利的取得、每一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都凝结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彰显着“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斗争精神。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创造震古烁今的历史伟业。我们党在百年历程中,面对各种苦难、逆境、挫折、危机,表现出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的巨大勇气和非凡智慧,极大增强了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挑战的定力和自信。从井冈山斗争开辟崭新革命道路,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创造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从抗美援朝打出国威军威,到摆脱一穷二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从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推进改革开放,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人间奇迹的历史进程,始终贯穿着伟大的斗争精神。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前进征途上一次次转危为机、转败为胜、化险为夷,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是一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伟大政党。
不懈斗争、玉汝于成,积累弥足珍贵的斗争经验。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把握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基本规律、历史特点和发展趋势,积累形成了宝贵而丰富的斗争经验。主要体现在:坚持依靠伟大斗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为崇高理想信念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英勇斗争;坚持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把准方向、站稳立场、坚持原则上绝不含糊、绝不动摇;坚持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增强斗争的坚定性、主动性、预见性,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坚持掌握斗争策略和艺术,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斗争的时、度、效,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斗争实践中锤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担当的过硬党员干部队伍。
新形势需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社会在矛盾运动中前进,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习主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新特点作出的重大战略决断和部署。
必须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越需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应充分认识新的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当前面临的各种斗争特别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社会各领域到自然界,诸多矛盾问题叠加,各种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联动效应明显;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改革发展稳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面临着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的严峻斗争形势。只有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做好长期斗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坚持以伟大斗争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扫清障碍、提供牵引,才能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一重要判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伟大斗争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体现了进行伟大斗争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立足于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完成更为艰巨的重大斗争任务。应当时刻牢记,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危害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只有时刻绷紧斗争这根弦,牢牢把握斗争正确方向,坚决摒弃回避矛盾的麻痹思想和害怕斗争的怯懦行为,坚定敢于出击、敢战能胜的信念,才能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主动、赢得胜利。
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这一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防范全局性风险的战略自觉。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壮大,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的力度加大,我们面临的外部风险增大,同各种敌对势力的斗争更加激烈。同时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各领域,都面临着抵御重大风险的严峻斗争。我们“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形势越复杂越需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面对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仗。只有强化风险意识,健全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风险处置能力,立足最严重事态做好各项准备,才能确保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牢牢把握重大斗争的战略主动权。
在新的伟大斗争中砥砺更加坚定勇毅的责任担当
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面临斗争形势越复杂、风险挑战越严峻、使命任务越艰巨,越需要党员干部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砥砺更加坚定勇毅的责任担当。
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贯穿着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的忧患意识。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就有了对各方面隐忧和危险的清醒认知,就有了明确的斗争方向和目标,就能未雨绸缪、掌握斗争先机和主动。要把斗争精神贯穿到推进事业发展全过程,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党性原则,对各种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坚决同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作斗争;保持战略定力,牢记“国之大者”,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判形势发展走势和潜在风险挑战,善于见微知著、抓住要害,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坚持底线思维,在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上毫不动摇,着眼最坏处、最难处做好准备,同一切触碰底线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直面风险挑战,坚定斗争意志。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是靠着不惧艰险、敢于斗争打出来的、拼出来的。“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是党百年不懈斗争光辉历程的鲜明写照,是共产党人坚强斗争意志的生动体现。要以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迎接各种风险挑战,保持敢于斗争的风骨和胆魄,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面对危情不退缩,无私无畏骨头硬,攻坚克难冲在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积极寻对策、勇于解难题;增强敢战能胜的信心和决心,冷静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高昂斗志,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勇于担当作为,提高斗争本领。共产党人讲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而是为了践行初心使命知重负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新的伟大斗争,考验能力本领,彰显责任担当。要坚持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提高斗争本领,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从党的创新理论中获得斗争的底气、智慧和力量,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总结积累斗争经验,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把握斗争规律和特点,掌握斗争策略和艺术,增强驾驭风险、迎接挑战的能力;经受重大斗争锤炼,以舍我其谁、奋发有为的责任担当,在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在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