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坚持以用为本,精准高效配置军事人力资源,确保人才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能。”人才资源是强军兴军的宝贵战略资源,是军队掌握军事对抗战略主动权、把握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让各类人才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能,是确保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保障。
人才培养,以用为本。用才是聚才的根本目的,唯有用其所能、任其所宜,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价值。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所致,人才学用不统一、专业不对口等现象在少数单位、少数领域还不同程度存在。院校毕业的新干部,刚下部队时从基层干起或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接受锻炼无可厚非,但如果长期忽视其所学专业和特长,就会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
人才使用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人才使用得好,工作效能就高,单位成绩就突出,反之则会贻误单位工作、影响人才前途。我们知道,任何一辆汽车,无论是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还是车厢、车轮、方向盘,都需要对应的专属零部件来组装,以保障其精密运行。部队建设也是如此,无论通信、侦察、装备还是政工、财务、医护,岗位不同需要的专业人才也不同。军队院校划分各类专业,目的就是培养能胜任部队各类岗位、服务练兵打仗的各种人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军队人力资源部门变化较大,这里面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其中调配好人才、使用好人才、让人才各得其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这些年,我军通过院校培养、直招士官、招收文职人员等措施,召集了一大批人才投身军队建设。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坚持以用为本,这是培养、使用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今时代,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才争夺日趋激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必须在培养、引进、保留人才的基础上,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在干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要大胆引进、大胆使用,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责任感和胸襟为部队筑起人才高地。力求发挥人才特长,对专业特征明显、技术含量较高的特殊人才,要努力做到才尽所用,绝不能搞论资排辈,用一把尺子量到底,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优化人才表彰激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解决人才之忧,多倾听人才的困难诉求,主动帮助人才排忧解难,让人才心无旁骛抓建设、抓练兵、抓备战,着力打造拴心留人的干事创业环境,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人才不是军队建设的花瓶,只有合理使用、用出效益才有价值。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不仅要看各单位引进、培养了多少人才,更要评估人才使用的效果如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给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只要一切工作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牢固树立人才以用为本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军事人力资源就一定会得到高效配置,强军兴军伟业就一定会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