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坚决杜绝小胜即满心态


■费伯俊

前不久,某单位举行知识竞赛。决赛现场,在经过必答题、抢答题等环节后,只剩下最后一轮的风险挑战题。此时,场上甲乙丙丁戊五支队伍的得分依次为:260分、200分、190分、180分、180分。从得分来看,甲队遥遥领先,获得冠军的希望最大。

对于风险挑战题,共有20分、30分、50分三种题型,竞赛规则是答对加分,答错则扣掉相应分数。依照得分高低顺序,甲队首先挑选风险题。很明显,根据场上得分情况,究竟选择哪种风险题,直接关系到甲队最终排名。经过队员们简短商议后,甲队最终选择分值20分的风险题,因为只要拿到20分,就稳拿冠军了。然而,正当大家都以为20分的风险题相对较容易时,甲队却阴差阳错答错了,被扣掉20分,并与丙队在争夺第二名的PK中输了,最终获得第三名,冠军则被乙队拿走。

煮熟的鸭子飞了。比赛场上的戏剧性一幕,不禁让人唏嘘。原因何在?表面上,甲队风险题未能答对是直接原因。如果寻找深层次上的原因,可能是甲队存在小胜即满的心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一旦有了小胜即满的心态,心理就容易发生微妙变化,容易丧失斗志和进取精神,患得患失以至于束缚其手脚,难以获得更大的胜利。

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古往今来,因小胜即满而失败的故事不胜枚举。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庄宗李存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后来由于小胜即满的心态作祟,沉湎于声色,贪图安逸享受,最终众叛亲离、兵败而死。太平天国也曾掀起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后,领导层因存在小胜即满的心态,丢掉了拼搏精神、丧失了忧患意识,从而无法跳出历史周期率,很快便化作历史尘埃。足球赛场上,这样的场面比比皆是。循环赛进行到最后一轮,有的球队只需要打平即可出线,因而在排兵布阵上容易趋于保守,球员也容易松懈、丧失斗志。因此,拥有这种心态的球队,往往不仅难以达成目标,最终还会输了比赛。

诚然,从小胜通往大胜的征途上,可能会荆棘遍地,甚至要爬“雪山”、过“草地”,攻克一个又一个“娄山关”。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在新的长征路上,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着眼长远大局,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时刻保持“如坐针毡、寝食难安”的忧患意识,敢于斗争拼搏、敢于与强者比、敢于向高处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鼓作气干到底,就一定能取得更大胜利、更大成功、更大辉煌,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如果有小胜即满的心态,只顾享受眼前之乐而停下拼搏奋斗的脚步,事业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不但看不到“险峰”上的无限风光,还会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落伍,更谈不上弯道超车了。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实现的,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加的新形势下,在国际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在各种矛盾增多交织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紧迫意识,大力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强国梦强军梦必然可期。

习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必须看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面临党内和党外的、国内和国际的、传统和非传统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各种风险挑战,不仅有艰巨繁重的任务,还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充满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不懈奋斗,敢闯敢试、锐意创新,化考验为压力,变挑战为动力,才能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唯有不懈奋斗,方能不断前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要坚决杜绝小胜即满的心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干劲,以敢于同困难“拼刺刀”的勇气,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笃定前行,就一定能够不断铸就事业发展的辉煌,加速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