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虎年升腾虎气


■郝东红

在浩瀚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虎自古就与军营、军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常以虎士指士兵。记载牧野之战的《尚书·牧誓》就有“武王戎车三百两(辆),虎贲三百人”的描述。“虎贲”二字生动地刻画了伐纣勇士如猛虎入羊群、所向无敌的英武形象。随着历史的变迁,“虎贲”逐渐演变为对古代战斗力极强的皇帝贴身近卫军的专称,军中还设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等官职。

虎是威猛与果敢的象征。《春秋运斗枢》有“枢星散而为虎,虎行则风生”的记载,《淮南子》有“虎啸而谷风至”的描绘,“云从龙,风从虎”的古语更是为虎增添了动若风发、快似闪电的神秘色彩。在中国人的眼里,似虎者英勇威武,能搏虎者是大英雄,能御虎者则非常人。《水浒传》中就多以跳涧虎、插翅虎等绰号形象表达梁山好汉武功不俗,王维以“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表现老将青年时的智勇双全,辛弃疾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夸赞一代英豪出身寒微、以武建功的辉煌业绩。

虎形是天赐,虎威难自生。老虎若是内在空虚、身有顽疾,即使有威猛的皮囊也似“病猫”;人若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即使再盛气凌人也不过是“拉大旗作虎皮”的“纸老虎”。万兽之王“有万里风生八面威”的气度,缘自“一任纵横,平生勇猛,走入丛林万木披”的日积月累;猛虎之师“咆哮踞地地欲裂,百兽走匿山魈藏”的气势,来自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的战绩。对于军人来说,唯有习文修武方能铸就凤叹虎视之姿,展现不凡器宇;若没有厚积薄发的意识、脚踏实地的积累,一味好高骛远,便会画虎刻鹄、一事无成。

在军营,训练当有虎气,精业强能需攀“龙虎榜”。以“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的骨气投身火热的训练场,在险难课目、强敌劲旅面前敢于亮剑;以“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的锐气攻坚克难,在挫折面前百折不回,以虎的勇猛迅捷闯难关、破险阻。

练兵备战呼唤虎将。红军将领王尔琢在井冈山会师后担任红四军参谋长,作战勇猛,曾带领官兵击溃国民党赣军6个团的兵力;黄公略带领红军上井冈山后连破强敌,一度被毛泽东誉为“飞将军”。我军高级将领中,敢于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元帅,擅打“神仙仗”的粟裕大将,都是忠勇有为的虎将。在强军新征程上,人民军队也需要培育敢闯“龙潭虎穴”、敢于“虎口拔牙”的虎士、虎将。

虎以威著称,聪慧更可贵。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乃一介莽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方为真英雄。军人当有“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气质,对待敌人似“下山虎”横扫千军如卷席,对待工作似“认真虎”风卷残云不畏难,对待人民似“温柔虎”俯首奔忙尽心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