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

按战时防护要求建地下指挥所


■李大春 任广才 本报特约记者 姜玉坤

“没想到地下指挥所的功能这么齐全……”3月中旬,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组织开展春季应急防火演练,置身军地联合指挥所的指挥员,既能联通上级机关,又能指挥基层分队,还可与区人武部共享现场信息。

“我区军地联合指挥所的最初建设方案并不是设在地下。”该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人武部部长李紫康介绍,一开始,有关部门将地址选在了繁华地段的一处独立院落,并按照机关办公楼的建造模式绘出效果图。出乎有关部门的意料,这张效果图引来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有人认为,现代战争进入“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时代,指挥所按照办公楼的模式建造过于明显,战时难以生存。应当首先着眼“藏得住”,改为地下式建筑,着力增加其掩蔽和防护功能。

也有人提出,地下工程的建造成本比地上高出数倍,而且引接各类管线费时费力,维护起来也比较困难。现在不打仗,没有必要大费周章。

“建造成本高一些、费的力气大一些,也要把指挥所建在地下。”文圣区军地领导形成共识。但问题随之而来:到底建在地下多深的位置,才符合战时防护要求?

文圣区邀请6名专家出谋划策,一方面着眼应对空袭武器升级换代带来的威胁,确定指挥所埋深位置;另一方面合理规划管线引进路径、内部空间布局,确保联合指挥所既能在有效防护的条件下保障排兵布阵,又能在一定时间内保障人员生活。

经过军地双方1年时间的筹划设计、施工建设,一座集指挥作业、伪装防护、综合保障功能于一体的地下指挥所建成投入使用。

“完成硬件设施建设,只是军地联合指挥能力建设的上篇文章。”文圣区委书记、军地联合指挥所指挥长郑海涛介绍,下一步,指挥所将采取以应急行动锤炼应战本领、开展全要素全过程演练等办法,不断提高指挥人员联合指挥素养、互相配合能力、地下环境适应能力,确保一旦有情况,能够快速从平时工作岗位转入战时指挥席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