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唱不尽的岁月深情


■曾 飞

“寒冬腊月刮春风,井冈山来了毛委员,千军呀万马呀战旗红……”夜色如墨,听到山乡妹子哼起《战旗颂》,纯朴的乡音令我沉浸在井冈民谣的海洋,如痴如醉。

井冈山,绵延百里,奇峰如涛,溪流似织。初次感受井冈民谣是1999年。当时,我在黄坳乡石角村挂点扶贫,一路行一路走,都有民谣相伴。与乡亲们上山采茶,应景的民谣琅琅入耳:“哎呀嘞,茶山衣裙一色裁,茶树向阳两边开,乱入山岗君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茶女摘取茶叶的情景被描绘成一幅动人的图画,那山、那路、那景、那歌,颇有一番情趣。

井冈民谣,它那悠扬婉转的曲调、清脆洪亮的韵律,永远唱不尽山乡民众的岁月深情。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三湾村。三湾改编,创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全新的治军方略,成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神奇的土地飞响起一支洪亮的歌谣:“哎呀哟,三湾降了北斗星,满山遍野通通明;一九二七那一年,三湾来了毛司令。三湾来了毛司令,带来工农子弟兵;红旗飘飘进三湾,九陇山沟闹革命。”

谁能忘记八角楼上的灯光?在只有一根灯芯的油灯下,毛泽东凝神沉思,伏案疾书,设计井冈山斗争的蓝图,描绘根据地党政军建设的新景,撰写中国革命一篇篇闪烁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巨著。茅坪人民望着八角楼不熄的灯光,吟唱道:“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八角楼的灯光通夜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照亮革命万里程……”

罗霄遍地燃烽火,井冈会师逐狼烟。龙源口大捷是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的一场战斗,生动演绎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人民战争威力。井冈军民奋勇杀敌,龙源口战场杀声震天,红旗招展。歼敌一个团,溃敌两个团,缴枪千余支,根据地军民即兴而歌:“朱毛会师在井冈,红军力量坚又强,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杨),真好,真好!快畅,快畅!”

1928年10月,为打破敌人对井冈山的经济封锁,红四军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挑粮运动。毛委员来了,朱军长也来了。40多岁的朱军长拿起一根扁担,以防战士藏扁担的事再次发生,亲手写上“朱德记”3个大字,步履稳健地走在挑粮上山的小道上。军民由衷而歌:“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一根扁担两头弯,毛委员用它把米担,来回走了百多里,从宁冈挑上井冈山。”

红米壮筋骨、南瓜凝灵气,开辟了东方新天地。1928年12月,在敌人的封锁与“围剿”下,井冈军民在寒冬腊月过着南瓜野菜半年粮、睡着蓑衣稻草窝的艰苦日子。红军战士乐呵呵地唱响一支歌:“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暖暖和和入梦乡……”

“啊呀嘞,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里头……”深情的井冈民谣,唱出了井冈儿女对红军将士的无限眷恋。这是井冈儿女的生命之歌,是情到深处的流露。如今,这片红土地上的年青一代不仅会唱民谣,还会唱新歌。座座高山上回荡的天籁之声,悠扬婉转,响彻云天:“水如蓝柳如烟哟嗬,紫燕舞翩翩哟嗬,党播春风我耕耘,稻花香粮满仓,小康的生活节节高哟,节呀节节高哟;桃花水艳阳天哟嗬,飞燕舞翩翩哟嗬,党播春风我耕耘,办旅游开饭庄,巧媳妇绣出新农村哟,新呀新农村哟……”

井冈之歌,像大海的浪花,奔腾不息;像火红的杜鹃,永不褪色!我赞美你,你是生命之歌,是豪情之歌,是胜利之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