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记者来到辽宁省北镇市高山子镇一家名叫“老兵驿站”的主题民宿投宿。
“你是军人?”在前台办理入住手续时,眼尖的老板娘一眼看到记者的军队人员证件后发问。得到肯定的回答,她马上向记者敬了个礼:“感谢您为国家服役!”
一句话说得我热血沸腾。接着,老板娘笑呵呵地说:“我们店每天为军人及退役军人免费提供4个房间,今天正好还剩1个标间,就给您吧!”
“一分钱不要?”记者有点不敢相信。
“没错!”一旁的工作人员接过话,“开店两年来,我们每天都会给军人包括退役军人预留4间免费单间。没排到免费房间的军人可享受8折优惠。”
“免费又打折,宾馆不得赔本呀?”记者好奇地问道。
“拥军哪能算小账?再说,我们店里有二三十个房间呢,倒不至于赔钱。”老板娘快人快语。
交谈间,记者得知老板娘名叫徐素敏,年龄60开外,说话爽快,一看就是个热心肠。
“我家和军人有缘啊!”徐素敏打开话匣子。39年前,农村刚分产单干时,为拉货赚钱,她家借钱拴了3套马车。结果没多久,丈夫又因病左腿截肢,高额的医药费让家里债台高筑。“当时孩子还小,我又不会种地,最困难的时候,家里连买种子的钱都没有。多亏了驻军某部官兵连续3年捐款,又持续7年不间断帮扶,才帮助我家渡过难关。”徐素敏说。
“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解放军的恩情。”从最初为官兵拆洗被褥、缝补衣服、送鞋垫,到后来结对认亲、讲家乡事、叙家乡情,徐素敏用纯朴的行动回报部队的恩情。时间久了,她被官兵亲切地称为“兵妈妈”。一直到前几年部队撤销番号,她几乎每年除夕夜都和官兵一起包饺子、看春晚,2007年她被评为辽宁省首届双拥模范。
后来,徐素敏选择创业,与他人合伙从事黄牛交易。她先后扶持1900多户退役军人和军烈属家庭养牛,免费提供养殖技术,并优惠提供种牛。儿子陆彬长大后,尽管当时公司正缺帮手,徐素敏还是决定送子参军尽义务。在部队,陆彬谨记父母教诲,刻苦训练,被评为学雷锋标兵,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陆彬退役后,加入母亲的拥军队伍,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学雷锋、学郭明义”标兵、“辽宁省道德模范”“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退役军人马玉虎无儿无女,和徐素敏非亲非故,见马玉虎生活不能自理,徐素敏把她接到家里照顾了6年,直到老人去世。这些年来,高山子镇的退役军人和军烈属,都多少受过她的照顾。”宾馆经理陆燕春说。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各行各业都应该行动起来,我只是尽自己所能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徐素敏告诉记者,“为让军人及退役军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老兵驿站’的工作人员见面第一句话都要说声‘感谢您为国家服役’。”北镇市人武部知晓后,专门向市委领导作了汇报。随后,军地联合作出决定,在全市推广“感谢您为国家服役”这一用语,营造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