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山东省威海市为管武建武工作注入持久动力

“系统工程”疏解落实堵点


本报讯 王海刚、特约记者于安丰报道:6月下旬,山东省威海军分区喜讯频传:上半年全市民兵组织整顿和征兵工作综合考评成绩,名列全省前列。军分区司令员姚玉辉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市人武系统大力实施“1+2+3+N”系统工程。

“1+2+3+N”系统工程即:把市、县(区)和乡镇“一把手”管武建武纳入绩效考核目标管理,立起书记带头抓武装鲜明导向;2张计划图,统筹全年工作,细化量化民兵和征兵年度、季度、月、周工作;制定市、县(区)乡镇3级考评细则;配套完善N条抓建措施。

“实施‘1+2+3+N’系统工程,目的是理顺机制、疏解堵点、打通路径,为基层武装工作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军分区政委赵杰波介绍,为传导压力、激发活力,他们立起以考促建、以评领建风向标,建立基层武装等级达标考核机制,区分“示范”“达优”“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5个等级,常态化开展等级评定;把全市基层武装建设纳入党管武装工作考评、地方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重点工作督查督办,与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同部署同组织,为管武建武注入持久动力。

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该市厘清管武建武书记第一责任、军事机关主体责任、职能部门行业责任和人民群众社会责任,将梳理的7类23项建设任务,对口建立落实台账和责任清单,将武装工作纳入社会信用建设体系;全面升级改造基层武装部和民兵分队基础设施,打造镇(街)、企事业单位、高校武装部和村(居)民兵连、基干民兵分队5种类型建设样板,总结推广基层武装建、训、教、管、用、保经验成果;创新专武干部“回娘家”、基干民兵“工作日”制度,抓好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能力素质升级。

“1+2+3+N”系统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出台配套保障文件规定6个,完善基层武装工作制度21项,实现资源共享、融合共建,促进基层建设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截至目前,全市86%的基层单位武装工作实现“达优”以上目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