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北约多国升级潜艇救援系统


■王昌凡

北约潜艇救援系统进行海上演练。

潜艇作为现代海战中重要的武器装备,其发挥威慑力的代价,是时刻面临危险的作业环境。由于潜艇救援难度较大,相关课目一直是多国海军演练的重点。7月11日,英国媒体介绍了北约潜艇救援系统的发展情况。文章称,随着北约第三代潜艇救援系统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部署,相关国家将进一步增强对潜艇安全的保障能力。

2000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执行任务期间遇险,由此催生了北约多国新的潜艇救援系统概念。当年12月,英国、法国、挪威和土耳其4国共同确立了新救援系统的工程定义。经过3年论证,土耳其退出,其余3国签订价值1.67亿欧元(1欧元约合6.8元人民币)的潜艇救援系统方案。2008年,北约潜艇救援系统海试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由于英国是项目牵头方和主要出资方,该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英国劳斯莱斯公司负责,平时部署在英国克莱德海军基地。

据介绍,北约潜艇救援系统主要由干预和救援两个子系统协作完成救援任务。干预子系统是救援工作的“急先锋”。该子系统在接到救援命令后,主要任务是确定遇险潜艇的位置和做好救援前的准备。救援子系统是执行任务的“主力军”。它包含便携式投放和回收装置、救援器、便携式导航追踪通信装备及其他支援型装备。

一般来说,救援系统工作分3步进行。首先是安装、连接和调试各类装备。在确定受损潜艇位置后,救援人员会在母舰上安装便携式投放和回收装置。该装置是整套救援系统的基础,能在浪高5米、海况6级的极端条件下运行。其次是救援器实施对接。救援器长9米、重30吨,最大下潜深度达610米,由2名驾驶员和1名操作手控制。救援器与潜艇的救生舱口成功对接后,最多可一次性救援12人。最后是由高压负压舱转运人员。由于潜艇受损,人员在艇内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从海下快速返回海面有较大压力差,因此救援器重回母舰后将与高压负压舱连接,负责人员的恢复和治疗。该舱室最多可容纳72人。

与其他国家的潜艇救援系统相比,北约潜艇救援系统具有多项优势:反应速度快,该救援系统全时待命,且所有装备均可由空中运输,24小时内能抵达全球任一海域;装备通用性强,可在超过2000艘民用船只上使用;技术优势大,今年年底前,由英国詹姆斯·费舍尔防务公司牵头的北约第三代潜艇救援系统即将服役,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各装备之间的接口大幅减少,救援响应时间更短、适用母舰更多。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