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狭路相逢勇者胜

——重庆市巴南区人武部组织民兵扑救山火侧记


■卢文春

入夏以来,山城重庆气候异常,巴渝多地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森林防火形势异常严峻。8月21日17时许,巴南区界石镇突发山火,浓烟滚滚、令人窒息。

灾情就是命令。巴南区人武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动员1300余名民兵,携带风力灭风机、油锯、砍刀等救火装具火速集结,第一时间奔赴火场。到达集结地域后,巴南区人武部领导立即勘察火场态势,将民兵应急分队分成多个战斗小组,分别执行疏散群众、处置火线、清理余火、处理烟点等任务。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灾害之间的较量,这是一场与火魔拼速度抢时间的赛跑。大家的心都紧揪着,希望灭火速度能快点、再快点!

山火凶猛,民兵队员不分昼夜鏖战火魔,累了倒地就睡,休整后继续战斗;饿了,就在休整间隙匆匆吃口饭,喝上一口瓶装水……一位民兵班长说:“这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必须要守住。”

22日8时50分,火情得到初步控制,但因长时间干旱高温、枝叶干枯,极易发生复燃现象。因此,参与灭火的民兵队员丝毫不敢放松警惕,立刻开展余火排查工作。“要对巡查过的每寸山林负责,绝不允许山火死灰复燃!”队员们相互鼓励提醒,搜寻着每一处灰草堆,不放过一丝火点。

23日17时许,东西两线火情得以有效控制,但受到风力风向影响,南北两线大火一路冲破隔离带,肆无忌惮地蔓延。火场以北坐落着南泉博物馆,里面有众多国家级文物,南泉镇上,有几百户居民和数百家企业,情势万分危急。

由于起火山头陡峭,植被茂密,民兵队员只能使用挖掘机等大型工具在山坡上开辟应急通道,同时,清除树木开辟隔离带,以阻击火势蔓延。

山林崎岖,地势不平,大型专业灭火装备运不上去,民兵凭借灭火器、水、沙、铁铲等简易工具灭火。天空被火光映照得通红,面对熊熊烈火,没有一个人退缩。

23日17时30分许,巴南区委做出全力以赴构筑保底“生命防线”的决策部署。巴南区民兵应急分队和来自九龙坡、大渡口、南川、綦江的4支民兵增援分队团结协作,成功打通从山下民居区到山脊处,约1.8公里的隔离带,其中最窄处80多米,最宽处约200米,为最后阻击战守住“生命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隔离带后面,所有救火人员提着灭火器,背着水箱,一字排开,誓死不让火魔越“雷池”半步。

狭路相逢勇者胜。25日7时,北南两线明火先后被成功扑灭,现场一片欢呼。

此次扑灭山火行动从8月21日持续至25日,巴南区民兵在灭火前线鏖战近100个小时,视火场为战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成为这次扑火作战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展现了巴南民兵备战备勤意识、快速反应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群众好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