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科学设置学生军训内容


■石纯民 徐永楠

九月开学季,全国各地高中和大学学生军训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从许多网络平台发布的短视频来看,战争硝烟味浓厚的演训课目,受到参训学生的热捧。在一些短视频的评论区,有的学生留言:“如果军训这样训,苦点累点不算啥”,还有的网友们评论称,“这才是军训应该有的样子”。

训练内容决定训练质量层次。军训内容是学生军训体系的核心要素,决定训练方法和受训者可能达到的训练水平。一旦军训内容得以确立,学生军训能够达到的层次和水平也就随之确立。2019年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颁发了新修订的《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2021年又联合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两部新大纲分别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军训内容进行了规范,具体到必训、选训课目,以及每个课目占用的学时,有效激发了广大参训学生的训练热情。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受训练场地限制等各种因素影响,有的学校虽按照军训新大纲组织学生施训,但将训练重点放在难度较小的必训课目上,如队列训练、卫生与救护等内容,对于新大纲鼓励的军事拓展选训内容涉及较少,如野外生存、识图用图、电磁频谱监测等课目,即使涉及拓展训练内容,重点也是放在这些课目的理论知识学习上。

从两部学生军训新大纲规定的训练内容来看,无论是必训课目还是选训课目,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有些训练课目是重合的,比如军事技能方面的队列训练、卫生与救护、格斗基础等。军训,尤其是大学生军训,应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统筹考虑中学阶段受训情况,科学设置军训内容。在必训内容方面,对于高中阶段训过且掌握得比较好的课目,可以立足于巩固复习少训一点,将重点放在没有训过的必训课目上。在选训课目上,制订训练计划前应做好调研工作,摸清大学生对各选训课目的兴趣,将选训重点放在大多数人感兴趣的课目上,科学安排军训时间,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训的积极性。

两部学生军训新大纲还明确规定,高中生和大学生军训时间为7至14天,高中阶段不得少于7天56个课时,大学阶段不得少于112个学时。从军训实际情况看,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大多数学校安排7天军训时间。由于训练时间较短,训练课目多,特别是大学生军训,必训的军事技能课目有分队队列训练、轻武器射击、核生化防护、紧急集合、行军拉练等,更需要科学设置训练内容、选择训练重点,不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必训课目,还要保证训练质量。

另外,随着我国兵员征集制度改革落地,大学毕业生成为重点征集对象。为了适应征兵政策的调整变化,在大学生军训内容选择上,无论是军事理论课,还是军事技能训练,都应该考虑与部队新兵训练接轨,特别是在选训内容上,应向部队新兵重点训练内容倾斜,帮助应征入伍的大学毕业生尽快适应部队训练生活,积极投身强军事业。

练兵者,国之大事也。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未来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历史重任。组织学生军训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同时,对青少年进行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既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只有科学设置学生军训内容,优化调整训练重点,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军训的质量效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