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电台通联快速可靠、视频会议画面清晰稳定、无人机投送物资准确无误……隆冬时节,广西人防边海防办组织开展信息保障训练专项检查,各地人防信息保障分队各显神通。
2022年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防边海防办成立两个检查组,对全区14个地市人防信息保障训练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机动指挥所开设、短波电台通联、无人机飞行控制、防空警报系统操作等多个课目。
“作为保底的通信手段,人防通信装备无需依托公共通信网络,即可为指挥员提供一线音频视频信息。”广西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主任傅义贵介绍说,按照“保底手段必须可靠”的目标要求,他们精心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用以促进日常训练的高质量落实。
专项检查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展开。在静态资料展示中,河池市人防信息保障训练教案受到好评。这套教案思路清晰、步骤合理、重点突出、用语简洁,让人一看就懂,便于掌握原理和操作要领。“下一步,要总结推广这样的优秀教案。”检查组成员表示,发现和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也是专项检查的重要目的。
在动态操作环节,一幅“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画面展现在检查组面前:有的背起单兵图传设备向“事发地域”疾驰,不一会儿便传回现场信息;有的在通信车上快速架起环状天线,顷刻间搭建前方指挥平台;有的操控无人机拍摄传回一线照片,让人看了如同身临其境……
由于受地形、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个别装备因“水土不服”而作用发挥受限。幸好,各地人防信息保障分队“多备了几手”,各类装备可以互相“补台”,即便出现意外,各分队仍然能够完成一线信息采集传输任务。
“大家普遍反映,专项检查不是比武、胜似比武。”广西人防边海防办副主任夏振林介绍说,近年来,各单位人员既下大力气熟练掌握手中装备,又注重做好装备备份工作,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这次检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单位技术能手离岗后,骨干人员偏少甚至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培养骨干成为新年度的一项重要任务。”广西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四级调研员钟爱南告诉记者,他们将采取集中培训、以比促训、以老带新等办法,促进各单位信息保障人才快速成长。
在玉林、钦州、来宾等市检查时,恰逢大雨,受检人员无一例外地先用雨衣护住装备,不顾自身淋湿。这一幕让检查组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凭这份爱装护装的深厚感情,何愁锻造不出人民防空的‘千里眼’‘顺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