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魏善蓬、特约记者于斌报道:春寒料峭,在武警某部训练场,来自山东省德州军分区的6名新招聘文职人员,把一套刺杀操练得虎虎生威。经过一个月摔打锤炼,首批由该军分区和武警某部联合培训的文职人员,身上兵味十足。
针对文职人员来自地方、没有从军经历的实际,该军分区改变过去单独组训的模式,主动与武警德州支队建立协作机制。自2022年12月中旬起,他们安排新招聘文职人员下到基层中队,进行为期1个月的当兵锻炼,增强军事素养、快速融入岗位。
这个军分区将政治教育作为集训第一课,通过微视频、小论坛等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同时,组织“理论大家谈、道理大家辩”活动,帮助文职人员打牢建功军营的思想根基。来自宁津县人武部的何建,起初觉得政治教育和自己的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经骨干帮助,思想顺利“转弯”。“穿上‘孔雀蓝’,意味着忠诚是第一品质,军队人员是第一身份。”谈起心路历程,何建深有感触。
带训骨干坚持把作风纪律养成贯穿集训始终,从一日生活制度抓起,从内务、队列等基本内容练起,从安全保密检查、行为规范监督等严起,立起文职人员好样子。交流会上,大家纷纷表示,从一次次转体、一次次靠脚、一次次立定中,体会到了军味。
能力素质是练出来的,也是带出来的。带训骨干与文职人员结成“一对一”互学互促对子,加强基础体能、战斗基本技能和心理防护训练。他们结合文职人员岗位特点,设置研究课题,组织协作攻关,提高实操、实战、实训能力。
“到了兵中间,有了兵样子。”为引导文职人员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带训骨干安排文职人员走进中队荣誉室、军分区军史馆,沉浸式回顾党和军队的奋斗史,感受一代代老武装“爱党忠诚、爱国奉献、爱民为民、爱军尚武、爱岗敬业”的革命精神。在军史馆留言簿上,来自武城县人武部的邵翊郑重写道:“我一定跑好手中接力棒,把青春压进枪膛,在岗位迸发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