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七西村传承爱国拥军好村风

“国防村”30年送出63个兵


本报讯 张卫忠、特约记者于斌报道:“30年间送出63个兵,俺村是名副其实的‘国防村’。”近段时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七西村党支部书记李金亭整天乐呵呵的。原因无他,今年,村里又有11个青年报名参军。

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咋成了“国防村”?“这得从30年前的帮扶队进村讲起。”李金亭口中的帮扶队,是德城区人武部选派的驻村工作队。“1993年,区人武部来到七西村,和村里结成帮扶对子。修道路、挖水井、建市场,村子整个大变样。”当时的场景,李金亭至今历历在目。

“喝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武装部。送子参军到部队,报答亲人解放军。”与这句顺口溜一道传下来的,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好村风。“那天早晨,村里的男女老少起了个大早,为我戴红花、敲锣鼓、放鞭炮,家里的热闹劲儿,好似过新年。”正在空军某部服役的申晓亮清楚记得,25年前,街坊邻居起早为他送行。和申晓亮一样,每个从七西村走向军营的青年,都是风风光光。

让军人军属感到“风光”的,远不只这些。成立以党团员和民兵为主体的军属帮扶小组,农闲时帮助料理家务,农忙时帮助收割、耕种;春节期间,村干部组织集中慰问军烈属活动;村卫生室挂牌优先为军烈属、伤残军人看病,免收挂号费、出诊费……“2003年,村里开发了农资批发市场,最好的位置、最好的商铺,都留给军烈属。”村民兵连连长史建军介绍。

村集体壮大了,村民腰包一天天鼓起来了。2020年,村里投资建起村史馆,专设国防教育板块,记录该村好后生的从军故事。“艰苦奋斗是致富经,保家卫国是传家宝。有国才有家,这个道理,俺们懂!”李金亭说。2000年、2007年,他先后将女儿、儿子送到部队锻炼。有人笑问:“李书记,孩子都去当了兵,您老在家不孤单?”李书记就一句话:“这点觉悟都没有,好意思在咱‘国防村’当支书?”

在七西村,有的祖孙三代扛枪,有的兄弟同时参军,有的舍不得军装二次入伍,有的宁愿放弃高薪也要从军……谁被批准入伍,亲朋好友为之骄傲,乡亲邻里登门道喜。“国泰民安千家共富,兵强马壮万民同福。”这副在村委会和许多村民家大门上常年张贴的对联,道出一代代七西村人爱国拥军的心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