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吕吉品、记者柯穴报道:过水平梯、走独木桥、爬低桩网……春暖花开,云南省腾冲市明光镇自治完小“军事训练场”一片沸腾,学生们在部队教官的指导下体验400米障碍,稚嫩的脸庞淌着汗水,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明光镇与邻国接壤,近年来,随着边民互市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推进,自治完小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作为国门小学,国家观念和国防意识的培养是基础课也是必修课,为此,我们的学生开学第一课就是学习国家、国土、国界等国防知识。与部队联建共育丰富了学校国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夯实了学生国防观念。”该校校长曹发强告诉记者,前不久,学校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认定为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走进学校,教学楼前“共守边疆,共育未来”几个大字和操场旁的小型“军事训练场”彰显国门小学特色。“低姿匍匐身体要压低,眼睛要看前方;过水平梯脚步要稳,速度要快……”陆军某部战士正在为学生们讲解400米障碍的动作要领。曹发强告诉记者,这些“兵教师”定期到学校为师生讲述戍边故事、教唱红色歌曲、组织开展军事训练等,深受师生欢迎。
明光镇自治完小的国防教育课堂,是云南军地开展边疆地区学生国防教育的缩影。老山少年军校、麻栗坡县天保镇芭蕉坪帐篷小学……近年来,云南边境多所国门小学均与部队结成国防教育共建对子,邀请一批“兵教师”、建设一批“军事训练场”、打造一批国防精品课,开展“爱我家乡、固我边防——我与解放军叔叔一起走边防”活动,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还组织学生与部队官兵一同开展悼念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国防意识。
上图:“兵教师”在明光镇自治完小“军事训练场”指导孩子锻炼。吕吉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