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燕之战,是秦国在统一六国过程中攻灭燕国的作战。燕太子丹为解除亡国危机,派勇士荆轲刺杀秦王,但未能成功。此后,秦国加紧攻燕,最终于公元前222年攻占今辽东地区,彻底灭亡燕国。
孤注一掷
燕国在燕昭王时期一度强盛,但在五国伐齐之役功败垂成后,燕国逐渐衰落。此后,燕国又两次轻率发动对赵国的战争。公元前251年,燕王派相国栗腹和赵国订立友好盟约,送上黄金给赵王置酒祝寿。栗腹回国后禀告燕王说,赵国“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随即燕王不顾其他大臣反对,派出两路军队攻打赵国,结果被赵将廉颇、乐乘打败。赵军进而包围燕国都城,燕国被迫求和。公元前243年,燕王见赵国不断遭到秦军进攻,且大将廉颇因受排挤离开赵国,便想趁此机会再次攻赵。燕国大臣剧辛也表示,新任赵国主将庞煖很容易对付。然而,燕国此次攻赵又以失败告终,损失2万大军,剧辛被杀。两次偷鸡不成蚀把米,燕国实力愈发衰弱。
秦王政即位后,秦国加紧对山东诸国的进攻,兵锋日益逼近燕国。在亡国危机之下,曾在秦国充当人质、后逃回燕国的太子丹苦寻抗秦良策。太子丹的师傅鞠武建议联合韩、赵、魏、楚、齐等诸侯国以及北方匈奴,共同抵抗秦国。但此时秦国实力强大,其他诸侯国畏惧秦国,合纵已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太子丹便欲派一刺客前往秦国,胁迫秦王政归还此前侵占其他诸侯国的土地。若秦王政不答应,就杀了他,这样秦国将发生内乱,其他诸侯国可趁机合纵攻秦,必能打败秦军。
对于燕国来说,派刺客胁迫秦王政实为孤注一掷。但在合纵无望、燕国单枪匹马无力抗衡秦国的情势下,若不出奇计改变这一不利态势,燕国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督亢地图
在决计派出刺客前往秦国行刺后,确定刺客的人选便成为当务之急。经燕国名士田光举荐,太子丹将刺秦的希望寄托于荆轲身上。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怎么才能取得秦王政信任,使荆轲接近秦王政,从而得以近身行刺。荆轲提出,自己可携带秦国叛将樊於期首级和燕国督亢之地图出使秦国,这样必然能得到秦王政的接见。
樊於期原为秦国将领。公元前233年,樊於期率军攻打赵国被李牧打败,之后畏罪逃往燕国。秦王政对樊於期的叛逃十分恼怒,将其父母宗族全部诛杀,并以千金、封邑万户的重赏捉拿樊於期。樊於期虽逃亡在外,却一直想要报这切齿之恨。荆轲认为,若是取了樊於期首级,定能得到秦王政接见。他知道太子丹不忍心逼死樊於期,于是私下里将计划告知樊於期。樊於期获悉后,慷慨赴死。
荆轲献上秦王政痛恨之人首级算投其所好,但携带的另一件物品为何是督亢地图?当今学者对“督亢”之意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其代指膏腴之地,有人认为督亢是一个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涿州市一带。“督亢”并非关键,更值得注意的是“地图”。荆轲携带燕国督亢地图前往秦国,反映出地图对古代政权的重要性。
春秋战国以来,战争频繁,产生了对地图的需求。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便有专门的“地图”篇,强调“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以明晰各种地形的具体情况,从而为行军作战提供参考。因此,远征他国的秦军倘若拿到督亢地图,就可按照地图指示,选择最适宜的行军路线和作战地点。在前期作战规划阶段,也更有效率。这就是荆轲选其作为“厚礼”的重要原因。
秦国灭燕
公元前228年,秦军一举攻占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而继续向北扩张,直逼燕国南部边境。在太子丹的催促下,荆轲带领秦舞阳离燕赴秦,慨然践诺。秦舞阳是太子丹为荆轲选配的副手,他是燕国名将秦开之孙,年仅13岁就敢杀人,太子丹认为他是勇士,便将刺秦重任交与荆轲和秦舞阳。
然而,秦舞阳在觐见秦王政时表现得惊慌失措,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未被允许上殿,使荆轲在行动时失去帮手。当荆轲向秦王政献地图时,用藏在地图中的匕首向其行刺,未遂,最终被斩杀。
燕国派荆轲行刺的做法使秦王政极为恼怒,他以王翦、辛胜为将,率军攻燕。燕王喜联合赵国余部代王嘉共同发兵,在易水以西抗击秦军,结果大败。此后,秦国进一步增加攻燕的兵马,并于公元前227年攻占燕国都城蓟城,燕王喜及太子丹率残兵退保辽东,但秦将李信追之甚急。此时,代王嘉送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紧追不舍,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如果燕王喜能将太子丹首级献与秦国,秦王政一定能谅解燕王喜,从而保全燕国。燕王喜听信代王嘉的话,派人到太子丹藏身之所,斩杀太子丹,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求和。鉴于燕赵残余势力已不足为惧,为集中兵力对付魏、楚两国,秦国暂时罢兵。到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楚、魏之后,秦王政派将领王贲进攻辽东,虏燕王喜,彻底灭亡燕国。
相关链接
擒贼擒王
原指攻击敌军时,先擒杀其首领或击溃其精锐部分,敌军自不战而溃。擒贼擒王日后被总结为“三十六计”之一,计名语出杜甫《前出塞》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战史上对此计多有运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猛将尹子奇率10万劲旅进攻睢阳。因双方兵力悬殊,驻守睢阳的御史中丞张巡意图通过擒贼擒王之计扭转战局。为辨认尹子奇,张巡命士兵以秸秆为箭射向敌军。敌军以为城中箭尽,急忙报告尹子奇。城上观察的守军便轻松认出尹子奇,随后一箭射伤尹子奇左眼,迫使叛军撤兵,暂时解除了睢阳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