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伍树清、特约记者王士刚报道:“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预见,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惠农利民政策会越来越多……”4月4日,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黄庄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志国,听了民兵骨干宣讲党的富民政策,对发展合作经营信心更足了。
“召陵区小麦种植面积近35万亩,目前现有各类农业种植合作社90余家,通过合作经营将原有分散的‘补丁地’聚成‘整块田’。”该区人武部政委祝如刚介绍,“一家一户的分散自耕变为规模化经营,给大农机进场创造了条件,既为农田增效,也为农民增收。”
两会召开后,他们按照“区建队、镇建组、村设员”思路,挑选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100余名基干民兵进行集中培训,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同时,围绕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粮食生产”“乡村振兴”“科技兴农”“养老医疗”等方面,组成10余支宣讲小分队,深入农村乡舍、田间地头传播党的好声音。
“党的富民政策就是‘定心丸’,大家伙儿搞麦子套种辣椒的热情又重新被点燃。”老窝镇下堤刘村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灵威听完基干民兵王帅的宣讲后,信心十足地说,“接下来,我们要把现有50余套老旧灌溉设施升级为喷灌、施肥及病虫防治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控设施,这样一来每亩地能增收1000余元。”
田埂当板凳,地头做讲台。连日来,民兵宣讲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涉农企业开展政策解读,受众5000余人次,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