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月亮风筝


■冯 斌

小小的驻地,辽阔的边疆。春,总是姗姗来迟。春风、春光、春花,这是战友们眼中春天应有的样子。可他觉得还缺一样儿——没有风筝的春天是不完美的。

上个月,一场军营风筝会上,他和战友们将亲手制作的风筝用手高高扬起,奔跑在宽阔的训练场上。放起风筝,心中也像放出了惬意春光。那些风筝忽高忽低、时远时近,像春天的音符。空中出现一片时而追逐、时而碰撞的五彩斑斓。“军中花木兰”风筝、“雄鹰”风筝、“铁拳”风筝,还有他制作的一个“月亮”风筝,如一片片美好与希望,浩浩荡荡飞向高高的天空。

“战士训练忙中闲,趁有春风放纸鸢。”这是他身边的指导员即兴吟出的打油诗。

“满天风筝飞,时光不停追。”这是女兵们哼的歌谣。

他不会转词儿,只知道放风筝是纯粹而又简单的快乐……成长中无数微小的记忆碎片,因放风筝的场景串联起来。

记得休假时,他贪看车窗外滑过的风景——这条路,他已走过无数个来回,眼睛瞬间被车窗外的风筝点亮。他摇下车窗,猛地嗅到空气中的清寒,是隐匿的春天味道。青青绿茵场,几个孩子跑得小脸儿通红,翘首看着天上的风筝,浑然不觉衣服汗津津地贴在后背……

他抬头望去,大大小小的风筝在天空如色盘一字铺开,与傍晚的夕阳如此相称。生活的烟火气总会让思念滚烫。他忽而感受到小时候母亲带他一起放风筝的快乐,心里一阵悸动。

小时候,身在部队的父亲说要给他买个大风筝,休假回来陪他放风筝。要知道,小学课本里放风筝的画面,是多么令他着迷。后来,父亲因为执行任务没能休假回来,他自然也没能得到心心念念的大风筝。

那晚,他呆呆地坐在门槛上。月光下,他的思绪飘出很远,落在那个名叫军营的远方。母亲搂着眼巴巴盼大风筝的他,望着四面环山的家乡,直叹气:“这附近哪里又有卖风筝的商店呢?!”母亲望着天,似有所悟,顿了顿说:“月亮好不好看?”她边说边抚干他那比月光还纯净的泪花。他点了点头。

“让月亮来当你的大风筝吧!”听着母亲的话,他不解。

母亲微笑着伸出双手,轻盈地探向空中,手里仿佛牵着一根透明的绳子:“儿子,你用心感觉,咱们绳子的另一头就系在月亮身上。月亮就是咱们的大风筝呀,你就这样跑着牵着,月亮风筝会越飞越高,爸爸在军营一定能看到!”

那个微风吹拂、花香四溢的夜晚,母亲牵着他,他牵着那根仿佛连着月亮的线,双脚跑啊跑,衣角飘啊飘,月亮也被牵引着一路前进。他破涕为笑:“妈妈,你看月亮风筝放得高不高?爸爸能看到吗?”“看到啦,肯定看到啦!”母子明朗的笑声蔓延在乡野。

如今,每当瞧见风筝,他的记忆中总有清晰的画面跃然闪现。儿时的月亮风筝为他带来始料未及的惊喜。他就是从那时开始懂得,军人的家人那样深切地期盼着团圆的时刻,也那样坦然地面对分别……

长大后,他的人生列车拐进军旅轨道。记得去年在大漠戈壁执行任务,风卷狂沙。荒漠渐渐黑暗下来,转而泛起米黄色。啊,是月亮!大漠尽头,沙尘渐退,月亮正明晃晃地升起,像一只银灿灿、圆溜溜的风筝。

天上的月亮,那样远,那样圆。他借着月光读着千里外寄来的家书,那样聚精会神。月光洒在纸面,不知不觉,他的眼眶越来越模糊。“儿子,虽然你不能回家,但你正在守护祖国的疆土,爸妈都理解、支持你……”“理解、支持你”,他情不自禁念了两遍。

他觉得,自己是飘飞的风筝,不管飞多远,线始终攥在母亲手中。

手掌抚摩着信上的月光,他觉得,月亮是大地放的风筝,守望着地面的一切。身在战位的自己,何尝不是祖国母亲的风筝?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