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力量:满满的“正能量”
在这次尼泊尔强震救援中,还活跃着10余支中国民间救援队,他们充分发挥“小、快、灵”的特点,与在尼华侨华人密切协作,作为中国救援力量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蓝天救援队队长远山介绍,该队在震后迅速从全国3万名队员中挑选出七八十位精兵强将,携带装备和物资紧急赶往灾区驰援。在加德满都北部马恰博卡里地区一处救援现场,记者目击了十余名中方队员争分夺秒、尽全力把废墟下第三名遇难妇女遗体从瓦砾中清理出来的过程:
连日高温降雨,现场弥漫着让人难以忍受的异味。强震把一栋五层高的楼房挤压成三层,队员们在钢筋混凝土地板上费力凿出一个约1.5平方米的洞穴,然后俯身进入作业。为防止遗体受到进一步挤压,队员们还在上方架起一块木板作为保护……
截至4日,蓝天救援队已经发现并清理出16具遇难者遗体。
在加德满都巴格瓦蒂大桥旁一栋倒塌的六层楼房,另一支中国民间救援队与印度、丹麦等国和尼泊尔本国救援力量密切合作,共同进行挖掘作业。由于其他救援队缺乏精密探测设备,中方救援力量发挥了关键作用。现场救援总协调人、来自丹麦的弗兰克波表示,他负责协调的一些中国救援队非常专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地震发生后,一些生活、工作在尼泊尔的华侨华人自发行动起来,为救援贡献力量。记者认识的一位常驻博卡拉、网名“小烟儿”的滑翔伞飞行员,连日来与其他民间人士发起网络募捐并采购大批物资,运往震中廓尔喀。
在加德满都泰米尔区,“嘉麟阁”等中餐馆自发为各支中国救援队、医疗队提供餐饮保障,甚至还有两名来自广州的青年志愿者想方设法为灾区送来132袋大米……
联合国:中方援助让人欣慰
记者通过连日采访了解到,来自中国的全方位援助在尼泊尔引起巨大反响,获得包括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尼泊尔当地官员和普通民众的高度肯定。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灾协调员阿莫斯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医生在尼泊尔开展高质量的医疗救援服务让人欣慰。
尼泊尔总统亚达夫4月30日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尼泊尔地震灾区的无私援助,中国救援队的工作是最棒的。”
代表尼泊尔政府专程看望各支中国救援队的尼泊尔工业部长纳斯内特也说:“你们带来了物资,组织了高效的救援,作出了巨大贡献。”
尼泊尔前总理普拉昌达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也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给予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
在一处中方救援作业现场,几名当地民众告诉记者,这处楼房倒塌现场情况十分复杂,一支其他国家的救援队过来看了两圈,认为难度太大就离开了。中方救援队接手后,不畏困难,反复敲定作业方案,一直趴在地上开展工作。现场的民众情不自禁地说:“中国兄弟是最可靠的!”
蓝天救援队队长远山等人告诉记者,拯救幸存者是援助,找到遇难者遗体也同样重要,这是对死者的告慰,对遗属的安抚。
中国正用实际行动表明,尼泊尔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大灾面前,中国人民与尼泊尔人民一道抚慰伤痛,共克时艰!(参与记者:俱孟军、徐俨俨、周盛平、张宁、幸培瑜、赵乙深、秦晴)